而信中言明鲜卑轻装出发,便是并未携带大批食物之意。
想来是只带了路上所需食物,达到汉境后,便依靠劫掠汉人补给自身。
如此一来,鲜卑的行军速度就很快了,刘安只有三日的准备时间。
接到消息后,他当即令人将消息传到五原各县,令当地县长做好应敌准备。
并下令:
允许城外住户携带铺盖卷及餐具,入城避难,但不闹事,不可惊扰城内住户。
找不到住处者,可择城内住房墙角铺席,勉强过夜,白日县衙会施粥,所有城外住户,统一发放吃食。
最迟三日,所有住户必须全部入城,第三日傍晚开始,紧闭城门,无令不得私开!
伴随着从首相府发出的命令,从九原城开始,整个五原郡,逐渐动了起来。
那些此前还在犹豫是否要将粮食存入粮铺的农户,听到消息后,第一反应是胆寒。
他们想到了往年被胡人无情残害的亲朋好友,心痛之余亦惊恐自己今年是否也会如他们一般,来不及逃跑而被残忍杀掉。
紧接着才仔细咀嚼诏令中的内容,想到自己今年可以入城躲避,顿时心安了不少。
可是……刚刚收上来的谷子……想到这里,他们脸上露出不舍,辛苦一年,好不容易有了收获,就这么抛弃吗?
随即想到近几日在乡间大肆宣扬的官方粮铺,无奈之下,只能抱着收不回来的决心,选择将粮食存入粮铺。
总之,即便被朝廷没了去,也不能便宜了那群胡人!
他们中多数人都是抱着这个想法,找到了负责收粮的官吏,将自家粮食存入粮铺。
虽然心中不相信官府,但接到盖了两个红红的官印的收据时,他们还是小心翼翼的将其存好。
三日时间,其中两日,百姓们都在忙着存粮。
他们还没看到鲜卑大军,不知道鲜卑人何时会来,但自家的粮食就在眼前,他们无法放着粮食不管,带上铺盖卷就和家人入城避难。
朝廷给的三日期限,期限到后才会关闭城门,在那之前,为将粮食存入粮铺者,都在排着队往粮铺存粮。
负责收粮的官吏,碍于刘安或林方的淫威,也只能忍着胆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