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事迹曹芳继位时,曹爽和司马懿共同执掌大权。曹爽担心司马懿势力壮大,用明升暗降的手法,提升司马懿为太傅,削夺了他的兵权。司马懿运用韬晦之计,告病在家,不问朝政。以等待时机。公元249年新年,曹芳随曹爽去城外祭扫高平陵。司马懿乘机占据洛阳,并以太后的名义免除曹爽大将军的职务。不久又以谋反的罪名,杀死曹爽,独揽大权。
自此,曹魏政权实际上已转入司马氏手中。公元251年,司马懿死后,子司马师、司马昭执掌朝政。两人专横残暴,大臣中只要谁稍有微议,谁就被他们除掉。曹芳恨之入骨,与心腹密谋,准备削夺司马师兄弟的兵权。不料事情泄漏,司马师先发制人,逼迫太后下诏,于公元254年9月甲戌日将曹芳废黜,降封为齐王,迁居旧宅,规定没有皇帝宣召,不能随便入朝。当时,曹芳乘坐牛车,辞别太后,自太极殿出南门,哭别群臣而去。后来,司马炎代魏建晋,降封曹芳为邵陵公,后事不详。曹芳史称少帝。
曹髦(公元241年11月15日-公元260年6月2日),[1]字彦士,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王曹霖之子,曹魏第四位皇帝。
曹髦少而好学,即位后曾多次幸太学,向诸儒问学。在与诸儒讨论《易》《尚书》《礼记》等经典时,屡屡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正元二年(公元255年),司马师去世,其弟司马昭执政。随年龄增长,曹髦渐不满司马昭擅权,欲以武力铲除司马氏,恢复皇权。甘露五年(公元260年)五月,召集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等商议,慷慨陈词:“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王沈、王业奔告司马昭,司马昭调兵以备。曹髦亲率卫士、奴仆数百人,擂鼓往攻司马昭,途中与司马昭心腹贾充所率军队相遇交战,曹髦身先士卒,被贾充麾下骑督成倅之弟、太子舍人成济所杀。
曹髦擅长诗文,创制了九言诗,传世文章有《伤魂赋并序》《颜子论》等。偏好儒学,有着很高的文学才情,对太学就经义提出若干问题,另著有《春秋左氏传音》(失传)。[]自幼聪颖,好学,工书,善画,“其人物故实,独高魏代”。史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