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鸿飞淡淡地对两人道:“就算被他们捞起来,也不打紧,民24式步枪和机枪有防逆向仿制的设计。别人要是想以此就能仿制出来,也不容易的。”
桂率真和邱雨庵都听得一怔,他们还是第一次得知。
这倒不是宋鸿飞的夸大说辞或谎言。
民24式步枪和机枪外观和结构上非常简单,但性能上的先进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却是源于极其复杂和精密的设计。
所涉及的内外弹道学、结构力学、热力学、气动力学、身管材料、冷热状态、枪弹匹配等等设计,无一不需先经过精确的定量分析和大量计算,宋鸿飞在设计的时候悄悄设下了几处防止测绘仿制的陷阱。
这个核心机密只有宋鸿飞和兵工署长俞大维两人清楚。
如果没有详细的资料,真正摸透设计原理,逆向测绘仿制的人只会误入歧途。
单单以其中一处设计为例,民24式的回转闭锁枪机以“预抽壳+启动平面+双斜面\/螺旋面带动”的方式,闭锁支撑面是肉眼很难察觉的26角度的螺旋面,彻底解决了自动武器的“楔紧”问题,其傲视天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正是源于此高超设计。
而这种精妙的设计原理,在后世中直到前苏联的vss狙击步枪才摸透并采用。
宋鸿飞在西点军校设计新枪时,在同一时期,美军也正在研制m1加兰德步枪,双方有交流合作。
美军参考了宋鸿飞的很多设计,m1步枪先后进行了很多次迭代改进和重新设计,但美军始终没能摸透这种原理,同样回转闭锁的m1的螺旋槽没有启动平面,始终无法解决“楔紧”问题,所以只能靠大力出奇迹,导致傻大黑粗的m1结构复杂、重量过大。
在生产工艺上,兵工署的兵工专家又精心加了一层保险,核心枪机部件的生产过程必须要有专用的车床刀具才行。
在没有计算机进行3d仿真和辅助设计的年代,宋鸿飞并不担心被泄露出去。
当然这些机密宋鸿飞只轻描淡写般一语带过,不可能向桂率真和邱雨庵两人说。
三人的目光又转回到作战地图上。
桂率真道:“我们的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