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雨庵无奈的叹道:“日军的飞机重炮越打越多,我们的飞机却早已经消耗殆尽,大炮打一门少一门。”
桂率真亦叹道:“这就是此战我们必须重视的关键问题,如何防空、防炮!鸿飞,你在淞沪战场和日军交手过,说说你对日军战术战法的看法。”
宋鸿飞道:“说起来其实也很单一:它们晚上休整,白天进攻,远有飞机炸,近以重炮轰,然后战车掩护冲锋。炮兵轰,步兵冲,炮兵轰完步兵冲。冲不下来,步兵撤,炮兵轰,又再炮兵轰完步兵冲,如此周而复始。”
桂率真和邱雨庵两人差点被宋鸿飞这个顺口溜搞得哭笑不得。
宋鸿飞接着道:“日军赖以依仗的就是压倒性的重装备和火力。它们还有个战术特点,如果还冲不下,就进行侧翼迂回攻击,突入冲锋,不惧白刃战。就这么一轰、一冲、一迂回,就能让装备和火力低下、作战意志不顽强的守军抵挡不了。”
桂率真和邱雨庵细细一想,确也是如此,皆面露若有所悟之色。
宋鸿飞道:“防空、防炮,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就是弹性机动防御,梯次配置,多屯少摆,纵深要大。”
“日军投入了305毫米‘特二十四榴’重炮,还有大量150毫米重炮,威力巨大。我们防御纵深必须再加大,原来的弹性防御警戒区、战斗区、后方区,各区域都要加大纵深。除此之外,还应在前方再增加一个前出阵地,主要作用是打乱敌人的进攻部署,迫使敌人提前展开队形,阻碍敌人火力侦查。”
“日军也非常热衷迂回包抄,我们就必须加强翼侧的防御,构筑翼侧阵地和工事,兵力多屯少摆,预留足够的预备队。”
桂率真道:“国军中即使是最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教导总队,整体实力和日军精锐师团相比仍然有着很大的差距,尤其是炮兵火力,差距悬殊啊。”
随后下令道:“邱参谋长,就按此作为防御部署的作战指导,下达到各团和各直属营。”
邱雨庵:“是!”
宋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