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邡但笑不语,让一旁的红岭和覃东平把车厢里准备的一些糕点朝食拿出来,对石博说:“几位公子受累了,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石博看着红岭和覃东平摆了一桌子的食盒,打开来,里面的糕点还冒着热气儿,憋了一晚的气儿到底还是散了个七七八八。他抖了抖袖摆上冷风吹落的雪片子,招呼身后的同窗过来。
一百多万枚大钱儿全在书院放着,他们是真真一眼都不敢错开。
到辰时中,已经年到古稀的燕公在弟子的搀扶下缓缓走上广济门前的高台。高台下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齐齐看向这位胸怀天下的当世大儒。
燕公的宣讲生动且满含对明经的独特见解,其中最为精炼的还是燕公对科举制度的详细解读,以及其中各种规制的应对,这无异于给明年初即将参加春闱的学子们一记强心剂,使得他们在科考时能跟如鱼得水地应对各种状况。
在科考中,学识的累积固然重要,但在考场面对题目的应对发挥,以及心态更能决定最终名次。
燕公虽然年岁已大,但仍旧寒风中足足站了一个时辰,从明经科讲到进士科,所涵盖内容绝非益州城内任何一个书院与山长所能授予,台下学子们亦是听的目不转睛,即便脚下已经冻得麻木无觉,也未敢撼动半分。
燕公在弟子的搀扶下走到台前,一双满是风霜的眸里外溢着对所有学子们的期许,双手高举与胸前,做学士礼:“圣上开科举,意欲选拔天下人才,入朝为官,为的是为天下百姓谋福,为圣上尽忠,望各位学子此后能谨记于心,切勿忘了初心。”
“学生谨记!”
“学生谨记!”
……台下传来此起彼伏的高昂应声,情状之感人,便是什邡都忍不住对高台上的这位老者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诸位,今日老朽有幸能在此为广大学子们传授些许经验,实乃幸事。在此,老朽也卖个脸皮,请一位小友上来说几句。”燕公回头看向高台边的林昇,朝他招了招手,“昇哥儿,来。”
林昇走上前,燕公拍拍他的肩膀:“接下来的事,能处理好么?”
林昇感激地点头说:“燕公辛苦了!我和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