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手握兵权的曹爽,却在惊慌失措中未采取任何反制措施,最终,司马懿以“洛水为誓”,
发誓只是将其免官,绝对不再追究,轻而易举的让曹爽缴械投降。这场如儿戏一般的宫廷政变以司马懿轻松获胜而告终。
结果曹爽最终不仅自己身死,还落了个夷三族的悲惨命运。
作为黄河支流的洛河,又名洛水,发源自陕西,流经河南洛阳一带,最终在河南巩义注入黄河,全长约440余公里,就其流域面积以及长度来说,在大江大河数不胜数的中国实在不算突出。
但毕竟“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要论起历史文化,洛水却有着超然的地位,甚至是神性。
洛水的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上古时期。据说人皇伏羲长期在河洛一带活动,受“河图”启发画了八卦,系著名的“河图洛书”的传说。
而伏羲的女儿溺死于洛水,化为洛神。后世无不对其顶礼膜拜,比如曹植的代表作之一就是著名的《洛神赋》。
而正是由于洛水的神圣性,使得古人对其极为崇敬,对洛河发誓,就是对神明起誓。
东汉光武帝刘秀就曾经来了这么一手。当年,刘秀和朱鲔有杀兄之仇,当刘秀率军围攻朱鲔时候,
其虽然无路可逃却也不敢投降,害怕刘秀的报复,结果刘秀当即指洛水为誓,表示既往不咎。
结果,刘秀果然遵守了诺言,不仅没有追究其责任,还给予其高官厚禄,并且也没有秋后算账。
大名鼎鼎的光武帝也不敢违背洛水之誓,足见古人尤其是这些帝王将相们还是把神明和发誓看的很是神圣的。
所以,曹爽相信司马懿的洛水之誓,也并非是无脑的表现,而是当时的文化氛围中理所当然的认知。
毕竟在曹爽看来,汉光武帝都不敢违背的洛水之誓,你司马懿还敢食言吗?
“在朝中,司马懿被架空,称病回避曹爽,曹爽及其党羽愈发肆无忌惮,强征豪取。”
“曹爽本人愈发沉湎享受,行制上与皇帝接近,饮食、车马和衣服、珍贵玩物等不可胜数,妻妾满堂,”
“但曹爽对此并不满足,甚至到宫中私自带走明帝遗留的才人,窃取宫中的禁兵和太乐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