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弟曹羲见其骄奢淫逸,甚为忧虑,曾多次劝谏,曹爽非但不听,甚至还对曹羲表达不满。”
“曹爽之近臣亦甚是嚣张,如何晏就割洛阳和野王典农的田地为私产,窃夺官物,官员不敢忤逆,而卢毓、傅嘏等正直的提出异议的大臣都遭到免官。”
“正始十年,曹魏政权中围绕权力中心争夺爆发了一场政变,史称高平陵之变。”
“在曹爽专权期间,司马懿一方面称病不上朝,暗中策划谋夺兵权,在曹爽的亲信李胜拜访之时装病不出,以麻痹曹爽的注意力。”
“曹爽与曹羲兄弟曾多次离开洛阳游玩,当时担任大司农的桓范曾劝诫二曹不宜同时离开洛阳,以免有人趁机在洛阳政变夺权。”
“但曹爽对桓范的这一劝诫不以为然,正始十年,曹芳与曹爽等共赴高平陵拜祭魏明帝,此时,在朝中蛰伏已久的司马懿决定趁曹爽兄弟离开洛阳之时在都城发动政变。”
“政变发生后,司马懿称曹爽意图篡位,并假称奉太后懿旨,罢废曹爽,并封锁洛阳城,占领曹爽所统领禁军之军营。”
“奉旨罢废的诏书传至曹爽手中,听闻此消息,曹爽不敢将懿旨交给曹芳,做出了将曹芳留在了伊水的决定,并准备屯甲兵自卫。”
“朝中,陈泰、尹大目等人奉司马懿之命,前往高平陵对曹爽进行诱降,与此同时,劝说曹爽兄弟不要离开都城的大司农桓范,”
“则亲自到高平陵力劝曹爽携皇帝到许昌,以勤王募兵之名义,集合兵力对司马懿集团进行反击。”
“但曹爽最终还是向司马懿投降,选择与曹芳一同返回洛阳。”
“曹爽兄弟在政变后被免职,以侯爵身份回到府第,司马懿对曹爽兄弟加以软禁,在曹爽府第四角起高楼日夜监视。”
“但在审讯中,黄门张当供称曹爽和何晏等人意谋反,曹氏家族、“台中三狗”等近臣获三族之刑,曹爽家族出嫁的姑姑姐姐亦遭祸及。”
“曹氏宗族经此一事,几乎断绝。嗣后,蒋济因曹真有功,不欲其绝后,提议将曹真族孙曹熙封为新昌亭侯,为曹真家族留存后嗣。”
“此次政变及其导致的曹氏集团遭灭族的后果在曹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