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5/6)页
政权实权更迭的过程中有较大的影响。”
    “司马懿因这次政变,剪除了以曹爽为首的曹氏宗室在朝中的势力。”
    “自此,曹氏宗室已基本上退出政治中心,司马氏掌控了曹魏朝政。”
    苏轼:在刻板印象中,曹爽一直是一个毫无能力和智商的宗室子弟的形象。
    然而,历史上的曹爽却并非如此的“脸谱化”。
    在和司马懿同朝为托孤大臣以后,年轻的曹爽随即就开始了他一步步的行动。
    他在一方面对司马懿摆出一副尊重谦卑的面孔同时,却在不动声色的剪除司马懿的势力和权柄。
    他说服皇帝曹芳尊司马懿为太傅,让其位列“三公”的同时却失去了实权。
    对于司马懿的“小圈子成员”,曹爽也没有放过,比如执掌禁军大权的司马懿亲信蒋济,
    就在曹爽的运作下将其供上了太尉的高位,和司马懿“平级”同为三公,却夺走了其禁军的指挥权。
    如此温水煮青蛙的方式,让司马懿一方可谓是有苦难言。
    另一方面,曹爽也在加紧扶植培养自己的势力。
    首先是大力提拔重用曹魏宗室子弟,比如曺羲被任命为中领军,曺训为武卫将军、曺彦为散骑常侍等等,彻底掌握了朝廷禁军的力量。
    其次,是一些所谓的名士,如何晏之流,也被曹爽委任以尚书的要职,可谓在文官武将方面都扶植了一批自己人,从而排挤了司马懿的势力。
    而司马懿面对咄咄逼人的曹爽一度选择了深居简出,韬光养晦,甚至不惜与自己的老婆张春华演双簧装病来避曹爽的锋芒。
    由此不难看出,曹爽还是具备着一定的政略和手腕的,对权力的运作也算有一定的水准。
    而司马懿居于下风之后,曹爽更是单独把持了朝政,史载“专擅朝政,兄弟并掌禁兵,多树亲党,屡改制度”,
    可以说此时的曹爽风光到了极点,而且由于其皇族宗室的身份,可谓更是多了一份理所当然的底气,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与一千多年后清朝的“皇父摄政王”多尔衮有一定的类似之处。
    然而,比起一直到死都牢牢把持朝政的多尔衮,曹爽这个“老前辈”却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
    究其本
第(5/6)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一丹一剑一乾坤重回70:囤满物资,替妹下乡!快穿白月光穿进be剧本穿书校园,我癫亿点怎么了?被黄昏吞噬的光天尊皇婿杨九天陈艺无尽龙域人在末世,我能联通现实重生70:大搞集体生产,打造天下第一村轻轻一钓,纯情糙汉别太红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