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纷纷跪地行礼,齐声道:“臣等恭送太上皇、陛下!”随后,文武百官缓缓退出太极殿,各自心怀鬼胎,神色复杂。
尽管蓝玉和李善长勉强过关,但淮西党在此次事件中损失惨重,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以下是淮西党在此次事件中的主要损失和面临的挑战,蓝玉作为淮西党的军事支柱,手握重兵,威望极高。
然而,此次被免去所有官职、削去兵权,并被圈禁在府中,意味着淮西党失去了最重要的军事支持。蓝玉的失势不仅削弱了淮西党在军中的影响力,也让其他依附于蓝玉的将领和官员感到不安,甚至可能开始动摇对淮西党的忠诚。
李善长作为淮西党的政治领袖,虽然暂时保住了性命,但其政治声望和影响力已大打折扣。交出名单意味着淮西党内部的许多人将面临清算,李善长的威信也因此受到严重打击。淮西党内部的团结和凝聚力将因此受到极大考验,甚至可能出现分裂。
淮西党被指控散布谣言、扰乱朝纲,虽然最终蓝玉和李善长未被处死,但淮西党的声誉已受到严重损害。朝中其他派系和官员对淮西党的信任度大幅下降,甚至可能开始疏远他们。淮西党在朝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因此被进一步削弱。
朱元璋对淮西党的戒心本就极重,此次事件更是让他对淮西党的结党营私行为感到极度不满。虽然暂时未对淮西党进行大规模清算,但朱元璋必然会加强对淮西党的监视和打压。淮西党未来的行动将受到极大限制,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来朱元璋的雷霆手段。
此次事件让淮西党内部的许多官员感到恐慌和不安。蓝玉的失势和李善长的妥协,使得淮西党内部的权力结构出现了真空。许多官员开始为自己的前途担忧,甚至可能考虑脱离淮西党,转而投靠其他派系以自保。淮西党内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大幅下降。
总得来说,淮西党在此次事件中虽然勉强保住了蓝玉和李善长的性命,但其核心力量已被严重削弱。蓝玉的兵权被剥夺,李善长的政治声望受损,淮西党在朝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大幅下降。与此同时,朱元璋对淮西党的警惕和打压将进一步加剧,淮西党未来的行动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和挑战。内部的人心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