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就是为了彻底干掉中国境内的地主阶级,不让他们有死灰复燃的可能。
臣预计,至少还需要十年,这种清算才会结束。
因为十年之后,第二代投入官场,他们之中很多人,从小都是接受大顺大同熏陶出来的,他们很清楚什么是屠龙术,也很清楚朝廷维系安稳与和平是多不容易。
所以,想要死灰复燃的人,都会被他们击倒。
因此这一套题,要分三部分阐述,最终回到治理上,那就是——如何处理中国与藩国的协商发展。
陛下的崇文阁,勉强能够通过吸纳地方各级官吏,每年一次参议学习,得知地方大部分发展问题。
但这个不是长久之计,因为任何制度,时间久了都可能变质。
崇文阁久而久之必然会成为名利场,地方任职到期的官吏,也不见得有机会都能来学习,可能会被各种顶替。
至少,已经有地方这么干了。
崇文阁最多两代,必然取代内阁,成为真正的代行。所以,我们要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王叔佑听罢,缓缓点头。
这个幕僚,果然厉害,稳定发挥。
“如此,就有劳陈先生了。”
“名夏必全力以赴。”陈名夏躬身。
大顺虽然打击东南地主颇多,但架不住东南在明末真的有钱,养出了一堆人才。
大顺上下,包括藩属在内,对东南薅了十几年,还是没薅完东南的人才。
虽然因为大地主身份,陈名夏失去了考试资格,但给皇子当门客、白手套还是可以的。
当然他也在寻找机会平反。
不然真搞三代不仕,陈氏也必然没落。
因此,他对接下来的论述着作,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开始呼朋引伴,将京中的同乡、友人,尤其是复社的人召集起来。
开始深度剖析大顺的政策,也反思他们的过往。
毕竟大顺已经对东南整顿完毕,投降的地主都被迁往河南当商人,东南已经回不去了。
如此一来,发展未来才是硬道理。
而皇帝的秘密立储制度,对于朝臣来说是提高投机成本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