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洪武元年,天下初定,百废待兴。皇帝为了休养生息,恢复民生,特地下旨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
    按照大明朝廷的规定,官方赋税是三十税一,即农民只需缴纳收成的三十分之一作为赋税,这对于广大百姓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然而,在江南地区,情况却并非如此。这里的赋税竟然高达十之三,也就是说,农民需要将三成的收成上缴给官府。
    更有甚者,江南的部分官田运往南京的赋税更是占到了田地亩产的一半!如此沉重的赋税负担,让江南的百姓苦不堪言。
    不仅是普通百姓,就连那些习惯了受到特殊优待的士绅们也对这一政策怨声载道。
    他们原本以为自己能够继续享受特权,却没想到如今也要承受如此高额的赋税。
    这些士绅们虽然明面上不敢公开和大明朝廷作对,但背地里却采取了消极合作的态度。
    他们或是拖延缴纳赋税的时间,或是故意少报田亩数量,以减少自己的纳税额。
    这种行为不仅使得朝廷的财政收入受到影响,也让江南地区的社会秩序变得混乱不堪。
    尤其是在朝廷举办的科举考试中,他们更是绞尽脑汁、费尽心思地大做文章,其目的无非就是想让大明朝的科举制度彻底变成一个荒谬可笑的闹剧。
    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和苦思冥想,朱元璋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这就如同他手中的一把锋利无比的大杀器。
    这个大杀器就是,一旦有人获得秀才的功名,那么他将不仅能够享受到见官不拜的特殊待遇,而且还可以免除户内两丁的差役。
    而对于举人以上的功名获得者来说,他们所享受的待遇则更为优厚,不仅可以免除田赋和家人的徭役,甚至还能够直接被授予官职。
    这不仅是光宗耀祖的事情,更能让他一跃成为大明朝的朝廷官员,成为统治阶级的一员。
    这便是夏原吉进京赶考的初衷,他怀揣着满腔的抱负和对知识的渴望,毅然踏上了这条充满艰辛的道路。
    而江西与浙江一样,自古以来便是文教兴盛之地,人才辈出,竞争异常激烈。
    要想在江西省的乡试中脱颖而出,其难度简直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般,稍有不慎便会被挤落桥下,前功尽弃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为了活命,我成了镇阴人特种兵:悟性逆天,未婚妻叶寸心锦鲤神探,一天一个一等功穿越现代:假千金她是太皇太后这么大的球门,你们踢不进吗?重生之无极天尊风雪夜一尸两命,重生后我母仪天下综影视快穿作天作地小妖精凡人仙葫我写的盗墓小说成为考古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