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7)页
    去年的一年,也没什么大事很快就翻篇了。
    时间一晃就来到了七五年六月初。
    这年月,城市街上除了公交车,几乎没有机动车,大家都是骑自行车上下班,或者乘坐人力车。
    后来,公路上也有了小汽车,但是并不多,也不是普通百姓坐得起的。
    在这年月里,京城的大街小巷经常可以看到蹬三轮车的大爷们在等客,他们主要依靠这种方式来维持生计。
    例如,有些车夫像老舍先生在《骆驼祥子》中描述的那样,经历了三起三落的人生。还有吴老先生,他在出狱后选择蹬三轮车来养家糊口。
    曾几何时,“骆驼祥子”成了老京城的一个文化符号。
    事实上还出现过另外一种运营车辆--三轮车。
    三轮车出现在三零年代,由于比祥子们拉的黄包车省力,就逐渐把黄包车取代了。
    当时这种半机械化车辆一度风靡京城。成了人们出行的首选。车夫的劳动强度也减轻了不少。
    车夫也分三六九等,一部分专拉外国人,除了人打扮的干净利索,车也较新。
    那时候的车夫还得会说简单的英文呢。
    等座的时候,车夫们就凑在一起闲聊天。甚至专门形成一种特殊的“江湖春典”,一种只有车夫内部才听得懂的行业语言。
    解放之后三轮车逐渐细化,除了载客之外,专门派生出货运部门,叫做起重社。
    车辆外形也变成了“平板三轮”,老百姓租不到,也租不起汽车,偶尔拉个大东西,都找起重社。
    甚至各单位的后勤都要置办几辆,食堂采办点物质,非常好用,非常能装
    等改开之后,平板三轮,基本就成了小贩专用车,比“三蹦子”早很多。
    从新鲜蔬菜到日用品,无所不拉,无所不卖。
    蹬着三轮车走街串巷的三轮车夫,依然京城中必不可少的一景。
    走在胡同中,往往能与他们擦肩而过:“总布胡同走不走?”“恭王府去不去?”蹬车的腿脚不疾不徐,坐在车上的游人左顾右盼——京味儿就是要这样不紧不慢细细体味的。
    骑三轮是门技术,你会骑自行车,不一定能骑三轮,完全两股劲。
    安五爷就是蹬三轮的好手
第(1/7)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重生在电影的世界龙虎道主重生:拒绝当舔狗,女神校花急了寒夜难眠一手掌生死,一剑断万古四合院之秦淮茹很旺夫禁止悔婚:京圈大佬低声诱哄!王府长媳摆烂后,全家火葬场如果可以遗忘都市医仙转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