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8)页

    随行的副手老王一路上出现了高山反应,胸闷气喘,头晕目眩,吸着氧气,面色憔悴。
    中途他们只好到某兵站歇脚过夜。
    翌日上午出发到下一个兵站吃过午饭后,直奔扎东某团。
    王副部高原反应已无力再前往哨所,只能留在团部。
    其他人员分成三路,第二天一早,分头前往昆加、俊加、里紫边防点调研。
    这里冰封雪岭,沙漠戈壁,荒芜人烟,气候非常恶劣,交通十分不便。
    刘之野别看五十多了,但是他的身体状态却比随行的年轻人们还要出色。
    这让刘之野身边的人非常汗颜,在他的鼓舞下调研组人员克服困难;
    深入班排宿舍,走进地堡工事,岗楼哨位,厨房食堂,凡是能走到能看到的设施和物资都不放过。
    总部前来的人与官兵们同吃、同住、零距离接触,亲身体验高原环境的生存感受。
    以拍照录像和座谈等形式,对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战备执勤、后勤保障等多方面的情况做了详细记录,写出了专题调研报告。
    在完成了边防某团的调研工作后,刘之野他们又驱车前往长所、岗查一线,分别对岗、塔、嘠、昌、查等多个边防点展开调研。
    刘之野他们所到之处调研组成员深切了解和体会到西南高原边防一线部队长年驻守在雪山之巅,高寒缺氧、道路蹉跎、信息不灵、环境条件极为艰苦。
    一年之内有几个月的冰冻期,被生物学家称为“生命禁区”,“永冻层”;夏季雨大雾大,边防道路经常被大雪封堵,车马无法通行。
    有的边防哨所住的是简陋的土坯房,蹲的是猫儿洞,常常是外面下大雨,里面流小溪,天上降大雪,室内雪花飘。
    夏天官兵们的被子湿漉漉,冬天战士睡觉的体温还不能融化被子上的冰。
    燃料缺乏,做饭取暖捡牛粪,甚至是野兽尸骨当燃料。
    喝的是从几里外背回来的浑浊冰雪水,吃菜就更困难了,
    “春吃粉条、秋吃海带,一年四季啃“梭标”(指竹笋、脱水干菜)”几乎成了常态,有时想喝口青菜汤也很难做到。
    昆加哨所由于储存和运输环节的原因,大米开袋已经结块,米粒成粉状
第(2/8)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逗比师妹,癫遍整个修仙圈诸天影视从四合院开始长生仙路长生异闻开局选刘备,只有我知道三国剧情开局送媳妇,败家败到富可敌国沉寂十年后,我无敌,你随意!穿越EVA改写剧情刚进山就给雪豹接生,还一胎六仔震惊,萧总竟是个粘人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