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不就是因为“映像”这个词,才想到镜子的吗?怎么却没顺着这一点想下去呢?
光源明明在自己这边,但相应光色的灯,却在两个女模特后方——这不就说明,两个女模特身旁其实是一块镜子吗?
不,不对,说是镜子,可是两个女模特却没有倒影呀……
对于这个问题,第四句文案或许是一句提示,可麦明河却不太懂了。
免责提示:您所见经过ps处理,请仔细甄别风险
这可太不公平了。如果这句话是提示,应该用一种老年人也能看得懂的语言——哦,对,巢穴大概没有老年人。
唉,那也不公平。她也不是自己愿意跟不上时代的啊。
总而言之,这句话大意是在说,照片经过某种处理,变得跟真实不太一样了,所以才提醒人注意甄别,是吧?
能有一种技术,把照片里一部分东西自然地抹掉吗?那可怪了不起的。
假设真有这种技术,既然镜子在二人身旁,那么观众看见的露出正脸的女模特,其镜中映像应该是侧脸才对。
既然留下来的是正脸,那被抹掉的就是镜中映像了。
那么“第三只酒杯”是怎么回事呢?
“碰杯”或者“自饮”,也是左右隔间中,两个女模特唯一一个不同之处。
麦明河在广告宣传词、第一句“多重映像,拥抱可能”和第四句免责提示之间,来来回回地看了几次。
认真想了一会儿,她深吸一口气,站起身。
“没事,”她一边往马桶上爬,一边低声对自己说,“没事的。你想得挺全面了,再多的,也想不到了。哪怕闭眼瞎选一边,还有百分之五十的几率选对了呢……不怕,这一辈子,再大风浪,不也过来了?”
她上了年纪之后,一个人生活,房子里一日比一日寂寥空旷。
麦明河渐渐养成习惯,有时会问问厨房里的锅它今天想吃什么,有时会给自己唱一支歌,有时劝自己对自己宽容些——不就是不小心把钱看错了吗,人哪有不犯错的?
叨咕几句,心里多少踏实一些。
巢穴再古怪离奇,它也得讲理——哪怕讲的是它自己的理。
麦明河像刚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