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6)页
    于华忙朝他招手:“朝阳,过来聊聊啊,地方上的同志们想认识认识你。”
    孙朝阳大喜:“就来就来。”又拉了几个相熟的同伴一起过去。
    接待于华的是当地宣传口和文联的人,可比省协有钱多了。那边立即让服务员拿来椅子和碗筷,又上了几道菜。
    孙朝阳本来就会侃,既然吃请,便来了精神,和人一通聊下去,一时宾主尽欢。
    还别说,陕西的面条真香,尤其是一道看起来黑乎乎的面条,不像是面粉做的,异常清爽。地方上同志介绍说是榛子面,倒是稀奇了。
    羊肉相当棒,没有任何腥膻。就是鲤鱼差点,没有南方河鲜的鲜甜,带着一股黄土的味儿。不是太喜欢,估计和孙朝阳平时吃鱼太多有关。
    看孙朝阳和几个作家大吃大喝,其他人都是无奈地摆头。
    孙朝阳和于华当天晚上聊得尽兴,不觉到半夜。不过,第二日却睡不成懒觉,一大早队伍就拉去了枣园,又去杨家岭参观。
    折腾到中午,饭后,终于到学习时间。
    大家又回到延安城,到了一个满是窑洞的地方,看模样是个什么机构的大院。
    先是程忠实代表作家们给当地学生赠送图书,然后是个老师讲课。
    老师是女性,大约四十来岁,口才了得,从抢夺天险腊子口,到哈达铺,然后是会宁会师,趣味性很强,感觉都是在讲故事,就是时间拖得很长,还有就是那些历史事件大家都知道,加上天气又热,大伙儿听得都是精神萎靡。
    中途孙朝阳溜号去上厕所,听到旁边小礼堂里发出阵阵欢快的笑声,他心中好奇,走门口一看,竟是于华在给当地文学爱好者上课。
    于华同学本就诙谐幽默,课上得不错,加上人年轻,很受大家欢迎。见到孙朝阳,他一招手:“快进来。”
    又介绍说:“各位同学,这位是作家孙三石,他的《文化苦旅》和《暗算》你们应该都读过,牛逼,非常牛逼。写稿我不输给他,但如果说讲课带作者,我却不如他。如果大家想要提高写作水平,可以请孙三石给你们讲讲。”
    一听到是孙三石,众人都激动地鼓掌,脸都高兴得红了。
    孙朝阳指了指隔壁:“我还在听课呢。”
    于华:“也没有
第(1/6)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觉醒救世系统后,我打造了收容会所小可怜怀着崽崽,被顾少抱回家宠神医剑神林知意宫沉妻女死祭,渣总在陪白月光孩子庆生林知意宫沉我在深圳逆袭暴富那些年执灯人1960:带着三个绝色嫂嫂大鱼大肉娇妻前男友回国?这替身谁爱当谁当女钳工[六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