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积忽出班言道:臣谓褚大夫之论,似是而非。前者薛延陀入寇,陛下欲发兵穷讨,被魏徵苦谏而止,便使其至今为患。向若用陛下之策,则北鄙安矣。
太宗喜道:然也。此诚魏徵之失,朕悔而不欲言者,恐塞良谋故也。
褚遂良道:天下之大,譬犹一身。长安及洛阳西东两京,心腹也;周鄙数百州县,四肢也;四夷八荒,身外之物也。今高丽罪大,诚当致讨,但命二、三猛将,将四五万之众,仗陛下威灵,取之如反掌耳。今太子新立,年尚幼稚,自馀籓屏,陛下所知。一旦弃金汤之全,逾辽海之险,以天下之君,轻行远举,皆愚臣之所甚忧也。
太宗说道:八尧九舜,不能冬种;野夫童子,春种而生,得时故也。盖苏文陵上虐下,辽民延颈待救,此正高丽可亡之时也。卿等议者纷纭,但不见此耳。
褚遂良闻此,不复再言。
贞观十八年七月,太宗下旨:命将作大监阎立德等,前诣洪、饶、江三州,速造船四百艘以运军粮;营州都督张俭等,发幽州、营州二都督兵马,以及契丹、奚族二部从之;命靺鞨部众出击辽东,以试探高丽虚实;以太常卿韦挺为馈运使,民部侍郎崔仁师副之,自河北诸州皆受挺节度,听以便宜从事。又命太仆卿萧锐,运河南诸州粮入海。
数诏下达,各地奉命而行,不敢怠慢。高丽莫离支盖苏文闻知,遣使入贡大唐,以试探唐朝态度;唐太宗不受其贡,并将使者拘留,不令回国。
征东之意既决,又下诏命:以散骑常侍刘洎为侍中,行中书侍郎岑文本为中书令,太子左庶子、中书侍郎马周守中书令。谏议大夫褚遂良为黄门侍郎,辅佐太子,参预朝政。
正在此时,安西都护郭孝恪上报:今有西域焉耆,地处塔里木,出于高昌故地。自高昌灭国之后,乃背叛大唐,转附西突厥。焉耆王且将己女嫁给西突厥大臣屈利啜之弟,断绝向大唐朝贡。如此悖逆不道之国,臣请发兵讨之。
唐太宗览奏,遂暂息东征,先顾西域。因诏命郭孝恪为西州道行军总管,帅步骑三千,出银山道以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