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器的量子比特阵列突然自动激活,二进制代码如萤火虫般从培养皿中升起,在空中拼出\"Δt≠0\"的字样。周念真倒吸一口凉气,这是爱因斯坦-罗森桥理论中的时间差符号,此刻却在她的实验室里自发显现。更惊人的是,那些代码的排列方式,竟与上周在旧书店偶然发现的《时间褶皱》手稿扉页完全一致——那本1943年出版的禁书,作者栏赫然印着祖父的名字。
全息屏突然弹出紧急通讯请求,雪花噪点中浮现出林修远的脸。他身处零下196度的冰封星球勘探舱,护目镜上的冰晶正以分形几何的规律生长,身后的靛蓝色冰墙隐约映出极光的流光。\"念真,看这个。\"他举起一块菱形晶体,探照灯穿透六芒星状的内部结构,在他瞳孔里投下璀璨的星芒,\"当它靠近量子比特时,退相干时间\"
\"延长了300。\"周念真脱口而出,目光锁定在晶体表面突然浮现的细密纹路。那些螺旋状的符号像是活物,正以纳米级的精度缓慢生长,她下意识调出祖父笔记中的星图投影,惊觉纹路走向与仙女座星系中心的脉冲星阵列完美重合。三年前在青海湖畔,她曾用射电望远镜捕捉到相同频率的脉冲信号,当时以为是宇宙射线干扰,现在看来却是某种加密信息。
林修远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却异常清晰:\"物质波干涉实验出现异常,概率云呈现正弦曲线。\"他身后的监测屏突然爆闪,量子态模拟图上,两个纠缠粒子被一团紫色光晕包裹,\"延迟时间03秒,超过光速传递极限。\"这句话如重锤击中周念真的太阳穴,她想起祖父笔记里的潦草批注:\"当量子纠缠突破光锥限制,时间将失去箭头。\"
培养皿中的铷原子云突然凝结成钟摆形态,黄铜怀表的齿轮虚影在原子雾中若隐若现。周念真的手指不受控制地抚上存储器侧面的凹槽,那是按照祖父指纹纹路定制的生物识别装置。当指尖嵌入的瞬间,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