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是啊!”徐嗣诫连连点头,眼睛都亮了起来,“我就是这个意思!”
“那你想过没有,你拿什么孝敬我和你父亲?”十一娘柔地说,目光温和地望着他。
“所以,我想科考。”徐嗣诫声音很低,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这样,我就可以谋个差事。
有了差事,就有了傣禄。可以给母亲买东西了。”
如果徐嗣诫因此发愤读书,能考个举人、进士之类的,就算是不做官,在世人眼里也是成功人士,可以见官平坐,免税赋,未尝不是件好事。
十一娘微微地笑:“要科举入仕,就得中进士,要中进士,得先中举人,中举人就要考秀才。秀才呢,又要考三次。第一次叫县试,第二次叫府试,第三次叫院次。其中县试考四场,第一场和第二场都是考一文一诗,第三场就要考一赋、一诗,有时候,会考一策、一论。第四场覆试小讲三、四艺……”她把考场的流程讲给徐嗣诫听。
徐嗣诫听着〖兴〗奋起来:“,母亲,那我只要先把诗文歌赋学好,就可以通过县试了?”,“是啊!”十一娘笑道,“起房子也是从打地基开始,一砖一瓦地砌起来的。这科考”也是一样。先把县试的学好了”考过了”我们再学府试的、院试的。”
“嗯!”,徐嗣诫有些激动地站了起来,在十一娘面前走来走去的,“这样一来,只要我好好地按着先生嘱咐的学,就可以去参加县试了!”
“不错!”十一娘笑道,“不过,能通过县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她的话没有说完,徐嗣诫已转身拉了十一娘的衣袖:“母亲”您放心,我一定卧薪尝胆、悬粱刺得……”
十一娘笑起来。
虽然不知道会有怎样的结果,但徐嗣诫这个时候有这样的决心,暂且还是别打击他的信心好了。
“这件事,你也跟赵先生说说。”她想了想,叮咛道,“赵先生是参加过科考的人,有经验。他知道了你的打算,在功课上就能有重点地指点你,到时候你参加县试把握性也大些……”
母子俩在这边说着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