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对于人口的登记十分看重,为的就是让朝廷、皇室有所依靠。人口登记的范围很广,也就意味着负担差役的人员很多,很少有人能够逃脱,甚至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出家人也要承担差役。
即便如此,这种差役的承担绝不可能平均化,必然会有特权阶层,例如宗室、公侯勋卿、官员甚至学校的生员。除了本人免除以外,家庭成员还可以全免或者部分免除。
一开始,宗室、公侯这种全免的人,以及官员、生员这样部分免除的人,相比于劳苦大众,人数并不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人开始变得多了起来,但还是占了人口的极少数,但是依附在他们身边的人变得多了起来,仰仗主家的权势,享受优待。同时,现任的官员以及可能成为官员的生员,他们与负责徭役的官员属于同一阵营,很容易营私舞弊,将部分免除变成全部免除,多出来的部分就强加到普通老百姓身上,使得百姓身上的负担越来越重。
徭役随意摊派,日益不均,是社会矛盾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均徭役是一向封建王朝自我改革的重点问题,但其中的阻力之大也可想而知。那些从中受益的阶层,都是社会的经营上层,他们的与朝廷息息相关,与皇帝能说得上话,影响皇帝的决策。
这样切肤之痛的改革,最好是由皇帝亲自操刀,譬如雍正皇帝的新政,换成其他人很难开展工作,也很难善终。轻者,饱受攻讦,改革胎死腹中;中者,人亡政息,不了了之;重者,死无葬身之地。这样的改革者,在我历史上数不胜数,头一名当属商鞅。明代最着名的改革者,当然是张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