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6/7)页
瑜也不是第一次见李建国的家人了,统一打了个招呼后,便直奔主题:
    “李建国同志,我听说你种了十亩地的打瓜,收了近万元,然后买了一辆新拖拉机,所以过来看看,采访一下你致富的经历和感受。”
    “姜干事你听谁胡说的?哪有近万元?就五千来块钱。”李建国听了急忙否认,“要是种打瓜能得那么多钱,别人不早就种了?”
    “嗯,大家传播的这么夸张,也是因为实在没想到种地竟然能有这么高的经济效益。”姜至瑜本身说的就是有点夸张,她掏出小本子把准备好的问题一个个抛出来,开始采访李建国。
    李建国也是实话实话,主意是李龙出的,种子是李龙买的,技术是李龙找八一农学院的教授请教的,中间还专门去了一趟上门请教。
    姜至瑜听到这个就特别上心了,这是科技至富啊!眼下农民种地基本上都是靠经验,最多就是去县农广校进修一下,或者听一听农广校进修学员的经验。
    根本不可能有农民会去想着到八一农学院这样的大学去请教教授关于种地的事情。
    在绝大多数人眼里,包括姜至瑜眼里,那大学教授都是大学问家,天天日理万机的,哪有空去理会老农民的诉求?就算有农民上门请教,恐怕也没空接待啊。
    但眼下的这个例子就完全打破了大家的固有想法,这就是很好的新闻嘛!
    什么是新闻?新闻不就是新鲜发生的事情嘛,像李建国种地一亩收了五百多块,那是寻常人种地收益的十多倍,这是大新闻。
    而李龙去八一农学院请教种地的技术,这也是新闻啊,毕竟大家都想不到、觉得不可能,但人家就去了、而且做到了!
    姜至瑜暗说这一回真是来对了,不然还真不知道其中有这样的事情呢!
    这要写出来,绝对能上州日报,她甚至都想斗胆去投一回自治区日报呢!
    眼下科技强国、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等口号叫的很响,自己如果把这篇稿子取名为“科学技术给农民带来巨大收益”之类的名字,大概率是会上自治区日报的。
    姜至瑜未尝没有眼红马晓燕能够通过采写李龙的新闻上了自治区日报,自己也有写,却只能上州日报。
    放以前上州日报就已经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
第(6/7)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乡村美妇我也想纯情,但她们不允许总裁别虐了,夫人已经签了离婚书都市神医:开局怒撕婚书卧底?三年又三年我成了魔道掌教开局一首诗,震惊满朝文武!老婆美女总裁,开局带五胞胎天下第一狱系统赋我长生,我熬死了所有人我只想抱大腿,大佬却想拿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