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5)页
不高兴。大臣们都很忧虑,害怕,不知如何是好。我私下里并未考虑自己的卑贱,见皇上悲伤痛心,实在想尽一点我那款款愚忠。我认为李陵向来与将士们同甘共苦,能够换得士兵们拼死效命的行动,他虽然身陷重围,兵败投降,但看他的意思,是想寻找机会报效汉朝。
    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但他摧垮、打败敌军的功劳,也足以向天下人显示他的本心了。我内心打算向皇上陈述上面的看法,而没有得到适当的机会,恰逢皇上召见,询问我的看法,我就根据这些意见来论述李陵的功劳,想以此来宽慰皇上的胸怀,堵塞那些攻击、诬陷的言论。】
    【但是这番话被刘彻认为是司马迁攻击李广利等人救援不利。
    判了司马迁诬罔主上的罪名,下狱。】
    【哎,有的时候实在不是拾柒不尊重祖宗。
    太史公您老人家要不要联系前因后果想一想?
    汉武帝让他运粮,他心高气傲不干,立下军令状,说要大破匈奴。
    结果呢?
    不仅败了,还投降了?】
    【历朝历代但凡立下军令状就不是一般的事,要么做到要么死。】
    【天汉四年,汉武帝又以公孙敖为因杅将军,让其率步骑4万配合李广利出征匈奴。这一次,公孙敖的运气没比李陵好多少。他带出去的4万部队,多数折损于匈奴主力之手。撤兵回朝后,公孙敖遭到了汉武帝的问责。为了减轻自己的罪名,他只能将这一切的过错归咎于李陵,胡诌一语:“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故臣无所得。”
    公孙敖的话并无依据,且最后被证实替匈奴人练兵的,是另一名汉朝降将李绪,而非李陵。但那一刻,汉武帝显然已经完全泯灭了他对李陵的最后一丝信任。他将李陵留在汉朝的族人尽数杀光,替李陵求情的司马迁也受此牵连,获罪下狱,徘徊在生死边缘。】
    【不管李陵之前是不是诈降,此刻变成了真降。】
    【汉武帝有错吗?
    有,不分青红皂白。
    司马迁有错吗?
    有,不分前因后果。
    李陵有错吗?
    有,而且还很大。
    你的祖父李广因为没有成功攻击到匈奴直接拔刀自刎。
   
第(3/5)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综影视:绑定了万人迷系统怎么办人在末世,我能联通现实赵远明林辉林辉赵远明我们作为怪物的一切都由父亲创造完蛋,我被鞑子包围了我扶你君临天下,你一脚踹了我?吞噬九重天离婚当天,被前夫小叔拐进民政局我跑长途遇到的那些邪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