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只有许秋的声音回荡:
“请现场设计一种可逆性共价 btk 抑制剂。
“要求如下:
“一、克服 c481s 耐药突变,且要求对突变体 btk 的 ic50 小于等于 10nm。
“二、选择性压制 itk,对 itk 的 ic50 大于 10μm。
“第三、脑渗透性,小鼠脑\/血浆浓度比需要大于等于 03。
“最后一点,代谢稳定性。人肝微粒体半衰期应当大于四十分钟。
“请给出化学结构逻辑、关键设计策略以及验证方案。”
说出最后的要求,许秋看了眼时间,道:“这一次,半个小时的思考时间。”
此时,林根生和张教授都是有些傻眼。
怎么难度直接就飙升到这里来了?
两人都有种感觉。
前一刻刚学完二元一次方程。
翻开课后习题——
“请计算弹道导弹抛物线飞行轨迹”。
这特么把我干哪儿来了!
咕噜。
此时别说是林根生了,就连吃瓜的张教授也捏了一把汗。
好在,林根生的职业素养终究还是足够强。
在短暂的错愕之后,他就开始在白纸上手搓可逆抑制剂。
当然。
哪怕林根生再有本事,最后呈现出来的东西,百分之九十九都只存在于理论中。
不可能真的实现。
连出现在实验室的几率都几乎为零,更别提进入临床了。
不过,这本身就只是一场考核。
许秋要看到的,也只是林根生对药物研发的综合能力。
因而,林根生不必真的设计出可逆抑制剂,只需要给出自己的完整思路,让每一个逻辑都能自洽,并且挑不出什么明显的缺点就行了。
甚至于,有缺点都无所谓。
只要让许秋看到自己的能力,这就足够了。
毕竟,三十分钟,就是院士来了都只能两眼发呆。
怎么可能真的研究出东西来?
恐怕……也就许医生有一丝的可能性做到那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