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黑格尔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
    这句话的确是对的,但王伦认真研究过华夏的历史,他发现华夏历朝历代的精英人群们,其实一直在总结前朝覆灭的教训,从而引以为戒。
    比如秦始皇统一六国,推行郡县制度,结果二世而亡,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秦国统一太迅速,六国遗民没有被清理,于是民间普遍渴望重新回到诸国并存的时代,对于大一统缺乏认知。
    刘邦建立汉朝,于是吸取教训,推行了宗室分封的郡国并行制度,从吕后开始的黄老之学一直到文景二帝,奉行无为而治,便逐渐减弱了民间对分封制度的向往。
    隋朝再次二世而亡,于是唐朝就打压士族、兴办科举;唐末藩镇林立引发五代十国的乱世,宋朝就要打压武夫、更兴文治。
    可以说几乎每一个后来的朝代,都在尽力避免前一个朝代崩溃的覆辙,每一个朝代都在不断打补丁。
    前宋对武将集团的打压太甚,导致宋朝武德不昌,作为继任的新汉,王伦就得重新提高武将的地位,复兴汉人的武功。
    同时王伦又在思考另外一个问题,作为华夏历史上汉人建立的强盛政权,汉、唐、明三个朝代,唯独唐朝不能消化扩张的领土,这是什么原因呢?
    汉朝可以消化河西走廊,明朝可以消化云南,唐朝那么广袤的领土,“安史之乱”时唐玄宗甚至能够抽调印度、西亚地区的藩属国参战,但王勃墓地所在的交趾、李白出生的碎叶城,这些土地最终还是丢失了。
    可以说是前宋打压武夫导致军事不行、不能继承并夺回唐朝遗产,但王伦觉得,对宋朝如此苛责,就好比要将所有的黑锅都甩给一个王朝,似乎有些太过分了。
    那么原因究竟是出在哪里呢?
    王伦与许贯忠、萧嘉穗等重臣讨论过很多次,朝廷的许多官员也都写过许多政论性的文章,但王伦总觉得没有说到点子上。
    从灭亡西夏之后,王伦就命翰林院的学士们收集整理有关唐朝的一切资料,包括唐朝的政治、官职、军事、税收等诸多制度,他也在一直思考着,对比着。
    然后王伦就从唐朝的兵制找寻到了一丝端倪。
    华夏的兵制,在周朝时就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武学太内卷,一不小心速通高武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大反派也有春天2天域丹尊苏尘全民领主:我的虫群能无限突变她见青山恋综摆烂,这个登徒子有点东西!荒海求生:从小破船到航空母舰簪缨世族有明珠穆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