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7)页
自己权力构成威胁的人。建宁王李倓是肃宗的第三子,他才华横溢,深得肃宗和太子李亨的喜爱,在灵武时期就参与军国大事的讨论。然而,李倓为人正直,对李辅国的专权行为极为不满。他多次向肃宗进谏,揭露李辅国的不法行为,希望肃宗能够对其加以约束。
    李辅国对李倓恨之入骨,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他联合张皇后等势力,诬陷李倓谋反。肃宗在李辅国的蛊惑下,不辨是非,下令赐死李倓。建宁王的冤死,使得朝廷中一时噤若寒蝉,无人再敢反对李辅国的专权行为。李辅国还借“张皇后谋反案”,进一步清除肃宗身边的近臣,巩固自己的权力。
    22 与张皇后的权斗与夺嫡风暴(761—762)
    宫廷权力格局
    随着李辅国权力的不断膨胀,他与张皇后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张皇后出身名门,心高气傲,在肃宗身边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她与李辅国分掌内外的朝政大权,表面上两人合作,共同辅佐肃宗,但实际上暗中较劲,都想争夺更多的权力。
    夺嫡事件
    李辅国在政治上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认为太子李豫(即后来的唐代宗)为人宽厚、仁德,在军队和朝廷中有一定的威望。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他支持李豫成为太子,并向肃宗多次进言。然而,张皇后却有自己的打算。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成为太子,继承皇位。
    在夺嫡问题上,李辅国与张皇后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他们之间的斗争愈发激烈,不仅在朝廷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也让肃宗感到十分头疼。李辅国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利用自己在军队中的势力,对张皇后的势力进行打压。而张皇后也不甘示弱,她联合一些朝中大臣,试图扳倒李辅国。
    肃宗之死疑云
    至德二载(757 年),肃宗在收复长安后,因长期的颠沛流离和劳累,身体每况愈下。宝应元年(762 年),肃宗病情加重,已经到了生命垂危的地步。此时,关于传位的问题成为朝廷的焦点。
    李辅国力主传位给太子李豫,他认为李豫是唯一能够稳定局势、延续唐朝国祚的人。而张皇后则希望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并试图在肃宗临终前改变传位诏书。就在双方矛盾激化之时,肃宗突然驾崩,死因成谜。有传言称是李辅国为了确保自
第(3/7)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黑雾末世:无限物资从囤积女神开始综影视:女配有了金手指世间诡异时代:从丧尸末日开始八零寡嫂要改嫁,痴傻船长不装了大反派也有春天2非洲创业实录逗比师妹,癫遍整个修仙圈诸天影视从四合院开始长生仙路弃女重生杀红眼,全侯府跪求饶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