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宦海余波:从权臣陨落到暴尸街头(762—763)
31 代宗即位后的短暂蜜月期(762)
宝应元年(762 年)四月,太子李豫即位,是为唐代宗。李辅国因拥立之功,被代宗封为司空兼中书令,封博陆郡王。在唐代,宦官封王是绝无仅有的,这显示出代宗表面上对李辅国的尊崇。
李辅国在成为博陆郡王后,自恃功高,更加飞扬跋扈。他声称:“大家(指皇帝)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 他将自己视为唐朝的实际统治者,根本不把代宗放在眼里。代宗表面上对李辅国言听计从,实际上却在暗中谋划铲除这一权臣。
32 身败身亡(763)
程元振倒戈
程元振是唐代宗的心腹,他一直对李辅国的专权行为心怀不满。在代宗的支持下,程元振开始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他利用自己在宫廷中的影响力,逐渐掌握了部分禁军。
李辅国在长期的专权过程中,树敌过多。他对朝中大臣的打压和对禁军将领的拉拢,引起了许多人的反感。程元振看准时机,与朝中不满李辅国的大臣们联合起来,共同谋划扳倒李辅国。
暴尸街头
代宗决定对李辅国下手。他先是将李辅国调离禁军,剥夺了他手中的军权。然后,派人秘密将李辅国刺杀于他自己的府邸。李辅国死后,代宗下令将其暴尸街头,削官夺爵,并将他的家人流放。
李辅国被杀后,他的尸体被抛弃在荒郊野外,在烈日下暴晒,引来了无数的苍蝇和蚊虫叮咬。他的府邸也被查抄,财产被充公。曾经权倾朝野的李辅国,最终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
四、历史定位:宦官专权的里程碑式人物
41 制度性突破
打破宦官干政底线
李辅国是唐代第一个真正意义上掌握军政大权的宦官。在他之前,宦官虽然也有一定的权力,但主要集中在宫廷内部的事务管理上,很少能够直接干预朝廷的军政决策。而李辅国掌管禁军、代拟诏书,将宦官的权力扩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