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7)页
受着儒家经典的熏陶,又在湖湘文化的浸润中成长。他自幼聪明好学,熟读儒家经典,对孔子的仁爱思想、孟子的民本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解。这些思想成为他日后为官从政的指导思想,使他在面对百姓的疾苦时,能够感同身受,积极采取行动。
    同时,湖湘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也对元结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常常漫游江汉,领略大自然的壮美与神秘。在与山水的亲密接触中,他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也对民间疾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看到了百姓们在战乱和社会动荡中的艰难生活,内心充满了同情和责任感。他在诗中写道:“荒政日日闻,黎庶日日蹙。”深刻地描绘了百姓们的困苦生活,表达了他对民生问题的关注。
    这种双重启蒙使元结的思想更加丰富和成熟。他既有着儒家的济世情怀,又有着对自然和人性的深刻理解。这种思想境界在他日后的文学创作和政治生涯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3 科举转折与长安困顿
    天宝六载,元结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前往长安参加科举考试。然而,当时的唐朝政治已经腐朽不堪,李林甫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操纵科举考试,声称“野无遗贤”,导致众多有才华的人都被拒之门外,元结也不幸落第。这次落第对元结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相反,他通过这次考试,亲眼目睹了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不公,更加坚定了自己改变社会的决心。
    在长安的困顿生活中,元结并没有消沉。他深入民间,与百姓们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疾苦。他看到长安城的繁华背后隐藏着无数百姓的苦难,心中充满了悲愤。他开始创作《悯荒诗》,在诗中写道:“天子遥在九重天,三公皆坐大厦间。万姓嗷嗷不可闻,使我徘徊心不安。”表达了他对百姓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这次长安之行,让元结更加成熟和坚定。他看到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也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他决心用自己的笔和行动,为百姓发声,为社会的变革贡献力量。
    二、乱世操戈——永王之乱与道州刺史仕途(755 - 767)
    1 政治漩涡中的抉择
    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社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动荡之中。此时,永王李璘以平叛为名,招募各方
第(2/7)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厉元朗水婷月出狱后,假千金被厉少霸宠独美八零大佬绝嗣?好孕娇娇一胎双宝!非洲创业实录骨王:我在异世界招募眷属高武:一元秒杀,超脱成神快穿:拯救那个反派小可怜三天大,成了绝世剑仙童养夫听懂毛茸茸,精神病摊牌竟成团宠?新婚夜换亲,清冷指挥使沦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