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6)页
,同时也培养了他高雅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王维、崔兴宗等诗坛前辈对韦应物也颇为赞赏。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对韦应物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崔兴宗则在诗歌创作上与韦应物相互切磋,共同进步。在与这些前辈的交往中,韦应物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歌风格,即以清新自然的语言、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生活的敏锐观察为特点。
    (三)安史之乱后的身份坍塌
    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这场战乱彻底改变了唐朝的命运,也让韦应物的生活陷入了困境。叛军攻陷长安,韦应物失去了在宫廷中的职位,昔日的贵介公子身份也一去不复返。他不得不流离失所,开始了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
    “身世悠悠何足问”的虚无感笼罩着韦应物。他亲眼目睹了城市的毁灭、百姓的苦难,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无奈。在这段时间里,他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产生了深刻的思考,这种思考反映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也使他更加珍惜生活中的美好和温暖。
    二、贬谪岁月与宦游风云(765 - 785)
    (一)地方治理的务实与理想主义
    安史之乱后,唐朝社会陷入了动荡不安的局面,地方治理成为了朝廷的重要任务。韦应物被派往多个地方任职,开始了他的地方治理生涯。
    在比部员外郎任上,韦应物积极推行政务改革。他关注民生,注重减轻农民的负担,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和改进土地管理制度,使农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同时,他还加强了对官员的监督和考核,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滁州刺史时期(783 - 785)是韦应物地方治理的一个重要阶段。滁州地处江淮之间,是一个多山多水的地方,经济相对落后,人民生活困苦。韦应物到任后,致力于解决当地的饥荒问题。他开仓放粮,赈济灾民,还组织农民开展生产自救,兴修水利,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在他的努力下,滁州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逐渐稳定。
    此外,韦应物还注重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他修建学校,选拔人才,为滁州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他的这些举措体现了他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对地方治理的理想主义追求。
    (二)吴中诗风的锻造与禅宗
第(2/6)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穿成炮灰皇帝后我做了男主军师雪豹:靠着抢劫打造最强精锐团侯府断亲?重生嫡女惨虐全家!玄幻:无敌,从复制经验开始!赶海:我靠无敌运气,承包整个大海高调闪婚陆少后,前任气的绝食了巨兽求生战场:开局获得幸运七!穿成甄嬛传里宜修之女机缘巧合红楼:我是贾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