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凝视着黄忠麾下那列阵以待的兵马,人数虽难以精确估量,但那份森严与紧密,却如同铜墙铁壁,丝毫不露破绽。
黄忠的排兵布阵,宛如天作之合,无懈可击,令夏侯惇寻不到半点可乘之机。眼见偷袭无望,夏侯惇只得无奈鸣金收兵,暂且退去。
刘耀在精心构筑起三道防线之后,郭嘉的睿智目光再度流转,越过重重关隘,最终定格在了一条浩荡大河之上——漳水!
世人皆知,漳河有南北之分。北漳河蜿蜒于冀州大地,紧紧环绕着历史悠久的邺城,滋养着广袤无垠的田野;而南漳河,则如一条碧绿的绸带,则是在荆州境内。
如夏日炎炎,雨季悄然而至,天空时常洒下绵绵细雨,为大地披上一层朦胧的水雾。
漳河,这条蜿蜒的碧波之龙,仿佛被无形的力量唤醒,水位日复一日地攀升,波涛汹涌,怒吼着向东南方向奔腾,最终汇入浩渺长江,气势恢宏,宛如天地间的一曲壮丽交响。
刘耀,这位深谋远虑的统帅,在经过一番周密而沉重的考量后,果断下令。他派遣柯以鹰,那位勇猛果敢的将领,立即统率一千精兵,火速前往漳河的关键堤坝处待命。
一旦局势失控,那将是他们执行最后手段之时——炸开堤坝,以牺牲局部保全大局。
一切布置妥当,刘耀并未急于返回营地休憩,而是独自立于山巅之上,目光穿越层层雨幕,定格在遥远的东方。
在场的众人脸上皆浮起一抹困惑,刘琮与曹操的兵马明明布阵于西方,而刘耀却为何偏偏凝视着东方?
恰在此时,一名罗网的密探悄无声息地靠近了郭嘉身旁,递上一份密报。
郭嘉轻轻展开,目光掠过字里行间,嘴角勾起一抹深思的微笑,低语如同风中轻絮:“周公瑾啊周公瑾,这江东之战,倘若少了你的身影,恐怕会索然无味至极。”
柴桑,这座镶嵌在扬州大地上的明珠,巧妙地坐落于庐江与豫章两郡的交界地带,人们常以“九江”唤之,皆因其四周赣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等众川汇聚,水网密布,景致非凡。
柴桑之地,襟江带湖,其背倚巍峨庐山,扼鄱阳湖之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