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征订结束,一张张征订单从各地反馈到《收获》杂志社,仅用了不到2个月时间,这在出版社或杂志社的征订当中已经算是非常高的效率了。
李小琳看着最后汇总的数字,喜不自胜。
8516万份!
《收获》杂志社的征订工作面向的是全国的各大书店、二渠道以及邮局所代表的个人读者,在《收获》历年的征订工作中,正刊订阅是重中之重。
巅峰时期,《收获》的正刊征订量超过20万份。
这20万份代表的不是全部销量,而是20万个最忠实的读者(单位)。
陆遥的《人生》在82年出版时火遍全国,征订量也不过12万册,这些年累计销量早已破了百万册。
所以杂志或是单行本的实际销量,往往是征订量的两倍,甚至是数倍之多。
但即便是20万份的征订量,也已经是明日黄花了,这些年来国内文学杂志的销量一降再降,《收获》也不例外,曾经单期百万份的销量,如今只剩下个零头。
此次的专号竟然一举收获8516万份的征订量,这如何能让李小琳不惊喜呢?
“朝阳的号召力真是非同凡响啊!”她看着汇总来的征订数据,眉眼间尽是喜色。
“是啊,‘林百万’的名号不是白叫的!”
程永新也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感慨。
“照这个征订量,销量恐怕要200万起步吧?”
他说着话,却瞥见了李小琳的脸上闪过了忖度之色,便问道:“小琳姐,怎么了?”
“咱们专号的销量越多,书出版以后的销量可就越少了。”
闻言,程永新愣了一下,却也明白这么个道理,只是林朝阳都已经答应了杂志发表,肯定就已经做好了这个准备,他不理解李小琳怎么会突然提起这件事。
不等他多问,李小琳转头跟同为副主编的肖元敏低声商量了一阵,最后做出了一个决定。
将每期专号总印数控制在100万份整,为小说之后的出版让路。
她的决定让编辑部的人都感到有些意外,但大家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