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老安不断地寻找他的手表,可以让读者清晰的感受到时间的无意义,也勾勒出了现实与虚幻的边界。
还有如环境描写上的微妙变化,如客体语、体态语和副语言所构成的非语言交际体系,都非常有助于读者理解故事情节。
阅读《父亲》这部小说看上去很难,实际上并不困难,唯独需要耐心……”
陈涌的文章很专业,有见地,但发表之后却遭到了一些读者的非议。
原因就在于他说的“阅读《父亲》需要耐心”,给了不少读者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
读《父亲》确实需要耐心,但每个人的文学素养、理解能力不一样。
陈涌觉得自己阅读《父亲》只需要“耐心”,可有些读者觉得自己需要的却是“智商”。
《父亲》改编自法国电影《困在时间里的父亲》,这部电影在影像表达上使用了比较复杂的技巧。
光影变化、场面调度、镜头剪辑、声音塑造……诸多技巧的叠加使用才将故事串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林朝阳仅靠文字复刻这样的故事,无疑是一件极有难度的。
虽然他做到了,并且做的相当好,但每个读者毕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迥异的思想。
要让大家一下子都与他的构思同频共振,确实不是容易的事。
有读者看第一遍放弃了,听到周围人的反馈,觉得可能是自己没什么耐心和审美,又看了一遍,发现还是看不下去、看不懂,只能无奈自嘲“水平不够”、“智商不够”。
这样的声音慢慢变多,因此有人戏称“没点智商看不了《父亲》”。
不过这些读者的吐槽终究只是少数,在《父亲》发表一个多月之后,文学界对这部小说的口碑越来越高,超越了林朝阳《闯关东》之后创作的诸多作品。
12月份的《十月》上发表了编辑张守仁对这部小说的评论《只此一部,立成丰碑——评长篇小说<父亲>》。
文章中这样写道:
《父亲》的伟大在于它将情节、技巧、情感高度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结合成有机的整体,天衣无缝。
阅读这部作品,你会恍惚于它迷宫般的情节,沉迷于它炫技般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