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司马乂总结说:“上一次之所以会惨败成那样,其实不是别的原因,而是诸将太不爱惜士卒体力。士卒是人,也会渴,也会饿,没有力气就不能上阵杀敌。不牢记这点,而把士卒当牲口用,将领是不可能打胜仗的。”
这么说的时候,大军所在之地,还能看见一个月前的义军尸骨。孙会派将士扒光了这些人的甲胄兵器,但却把尸体扔在这里,二十来天下来,尸体已经发臭发烂,有的则被野狗啃食,面目全非。出战的将士看到这一幕,颇有些恐惧。
刘弘见状,却认为是个激励军士的好机会,便在策马在军阵中,鼓舞说:“清水悠悠,这些贼子,如此羞辱义士,莫非以为善恶无报吗?不管贼子有何本领,同袍的英灵就在上苍保佑我们!我们一定要赢这一仗!不然的话,死后有何面目面见这些英魂!”
众人听了,都觉得大有道理,于是恐惧之心渐去,杀敌之心渐起。
大概半个时辰后,士卒体力恢复了七八成,刘羡与卢志通报一声后,开始自黄桥向南岸进军。
再次渡过黄桥,刘羡一马当先,第一时间就率本阵先到南岸,开始布置立阵。在此战之前,他已经多次参考过上一次黄桥之战的情报:对方手下有上千名甲骑具装,在上次胜利后,据说又搜刮到了义军的数百名甲骑装备,因此,与赵王军对阵,最大的威胁就是这近两千名甲骑。只要能够止住这些甲骑的攻击,义军就能在南岸立足。
考虑到这些,所以刘羡第一批带过河的,是一批重甲步卒。
这些步卒不止身披重甲,而且还每人背了一根木桩,以及一根木铲。刚一渡河,刘羡便下令给诸葛延,让他领着这些步卒,将木桩打在地里,开始挖掘壕沟,此时泥土湿软,他们挖的很快,就地形成了一道简易的拒马阵。
而在刘羡之后,第二批过河的,是他这段时间精心练就的胜弩营,他们紧跟着立在拒马之后,开始检阅着弓矢和斫刀,事实上,刘羡也已经找卢志索要了一批弩机,都架设在这里。
如此做了基本的准备后,后续的大军才开始正常渡河。
司马乂渡河之后,立刻走到刘羡身边,眺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