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舒,你先起来。”
“朕知道,你的父兄皆死在松城大疫,城王从苗杰口中知道的真相对你而言太过残忍,但是时间过去太久,什么证据都没有,你让朕贸然去处置一个颇有口碑的官员,这不合理。”
王政华可不是之前被安上“窝藏清宁长公主叛党余孽”罪名而被处死的周家人,可以随便操作。
明面上看,他是昔日在松城立下过功劳的官员,是曾经一人守一城的英雄。
就算是提拔到京城,当了大理寺少卿之后,也是兢兢业业在岗位上,尽职尽责,为官这么多年,有口皆碑,从不曾与同僚产生龃龉,更不曾被御史台弹劾过。
可以说,永安帝想寻个别的错处,把王政华先抓起来,再暗中查探,都找不到借口。
如果永安帝真的为了苗杰的一句口供,便对一个曾经立下过功劳的臣子任性妄为,那么对永安帝的名声而言,将会是很大的损失。
若事情传出去,百姓们也会怀疑,当今天子究竟是不是一个英明的帝王。
沈忆舒当然知道永安帝的为难之处,于是她没有站起身,而是继续磕了个头,解释道:
“陛下,臣女并非是今日才从城王口中,得知松城大疫有猫腻的真相,事实上早在一年前,臣女就知道了。”
“陛下担心时间过去太久,没有证据,但是臣女有。”
“臣女手中有从松城大疫中活下来的幸存者,足足三人,他们都可以还原当年松城大疫的真相;臣女还有关于王政华的其他证据,还请陛下明察。”
此话一出,永安帝和城王纷纷都惊讶了。
“你早就知道?”永安帝问道,“什么时候知道的?你为何不早报?”
沈忆舒便向永安帝讲述了昔日她去北境寻找天心果时,在荥州城外的破庙里,偶遇三个乞丐流民的事情——
“臣女的马车上,挂着沈家商号的旗,那三人曾经在松城见过,臣女父兄的车马上也有同样的标志,他们感念父兄当年的义举,因此与臣女相认,讲明了真相。”
“当时臣女虽然承蒙陛下恩典,封为县主,但也没有随时进宫的权利,更无法亲自面见陛下陈情此事,更何况正如陛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