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椅旁的珠帘后,太后轻声叹道:”罢了,皇帝。这孩子的性子,跟他母妃一模一样。“
皇帝沉吟片刻:”既如此,朕准王叔返回桃源,岁禄照发,以备不时之需。\"
当傅无漾携苏阑音叩谢出殿时,阳光正好照在殿前\"正大光明\"的匾额上,晃得人睁不开眼。
又是一年桃花开。
桃源村的打谷场上摆满了长桌,全村老小齐聚一堂,庆贺傅家小公子周岁。
傅无漾抱着穿红肚兜的儿子,笑得见牙不见眼。
小家伙抓周时一把抓住了药碾子,乐得里正直说将来定是个神医。
“傅先生,尝尝我家新酿的米酒!\"
\"苏娘子,这是给娃儿做的虎头鞋!”
村民们热热闹闹地敬酒送礼,傅无漾夫妇一一谢过。
三年前他们离村救难,如今归来时,小院依旧整洁如初——小桃和村民们日日打扫,就等他们回来。
宴席散后,苏阑音在整理礼物时,从一堆虎头鞋、长命锁中发现了一个锦盒。
盒中是一对晶莹剔透的玉佩,上面刻着\"平安喜乐\"四个小字,落款是\"京中故人\"。
“皇上送的?”傅无漾凑过来看。
苏阑音点点头:“他倒是有心。”她将一块玉佩系在儿子脖子上,另一块递给丈夫,\"你收着。\"
傅无漾却将玉佩系在她腰间:“平安你带着,喜乐我收着。”他俯身在她耳边低语,“就像你带着孩子,我守着你们。”
月光如水,洒在院中的桃树上。
傅无漾取出一支竹笛,吹起当年在王府为苏阑音谱的曲子。
苏阑音倚在他肩头,望着怀中熟睡的儿子,忽然觉得这三年的大起大落,恍如一梦。
笛声悠扬,引得村里不少孩子趴在篱笆外张望。
傅无漾笑着招手让他们进来,一人发了一块从京城带回来的桂花糖。
\"先生吹得真好听!“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仰着脸问,”能教我吗?“
傅无漾揉揉她的脑袋:”明天开始,每天放学后学一刻钟。“
孩子们欢呼着跑走后,苏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