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他遇到了刘邦,就这样一个乡巴佬跟着一个流氓开启了出疆入乡的传奇人生,日后更是成为太史公笔下比肩姜太公的千古名臣。
所以能力和机会对于一个人的成功同等重要。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或许屏幕前的各位也都只是差一个机会。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打响了反对暴秦的第一枪。因为触犯秦法,在芒砀山中“吃土”许久的龙之子刘邦终于等到了时来运转的机遇。
在萧何、曹参等人的帮助下,他拿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沛县,并被推举为沛公。而周勃也是在这一时期加入到刘邦的起义队伍的。
《史记》记载:“高祖之为沛公初起,周勃以中涓从。”“中涓”的字面意思是打扫卫生的清洁工,引申为近侍。
从这个任职也能看出,刘邦与周勃二人关系匪浅,否则刘老大不会无缘无故地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给一个陌生人。
周勃作为民间艺术家,虽然一直干的是手艺活,但却生得浓眉大眼、雄壮异常。在刘邦最开始抢地盘的岁月里,这个大眼的周勃总是毫无怨言地冲在战斗的第一线。
《史记》记载:“周勃先登夏邑、砀山、下邑。”“先登”在古代攻城战中,是指第一个登上敌方城墙之人。
完成这一壮举,不仅需要过人的武力,更需要不怕牺牲的精神,因为第一个登上敌军墙头的人势必会被疯狂狙杀,可谓九死一生。而周勃竟然完成了三次先登,可见其为人勇猛。
周勃一次又一次的先登举动,也给刘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刘邦眼里,这个每次都身先士卒、听从指挥的周勃,绝对是个信得过的好兄弟。
后来在西汉建立之后,周勃加上平叛燕王臧荼有功,被刘邦正式册封为绛侯,食邑一万八百户。然而,封侯却只不过是其牛逼人生的开始。
司马迁说:“周勃这人性格质朴,老实敦厚,说白了就是头脑简单。”也正因为周勃性格简单,刘邦才认为此人可托付大事。
公元前195年,临终之际的刘邦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件是命周勃、陈平诛杀樊哙。
作为刘邦好兄弟兼连襟的樊哙,因继承人问题的风波让刘邦起了杀心,而周勃作为替代樊哙的将领,由此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