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复会模糊这一升华的使命,使其重沦为权力斗争的傀儡。
张起灵的存在意义,逐渐锚定于铁三角的羁绊与对众生的庇护。
当吴邪在《重启》中病危,他冒死取得雷城簧片;当胖子遇险,他愿以血引开密洛陀。
这些选择远比对伤害过他的人复仇更能定义“张起灵是谁”。
当时真这么想的,现在不是很理解当初的自己。
张起灵的能力与寿命近乎“半神”,但神性使他俯瞰人间苦难时,更倾向于消弭灾祸而非制造新仇。如他在阴山古楼救下素不相识的盘马老爹,即便对方曾试图杀害吴邪。
南派三叔刻意淡化张起灵的情感外露,但细节暴露其深藏的痛楚:云顶天宫跪拜藏有母亲亡魂的雪山,青铜门外对吴邪说“你是我与世界的联系”。
这些瞬间证明他并非无恨,只是选择将恨意淬炼成更坚韧的守护意志。
作者因为三叔的坑多,骂了很多次三叔不填坑。
只能试图理解,所以那时候的作者还是文艺中二的很,觉得自己是读书人,艺术家,看着以前的笔记就想笑。
说到张家。
张家人世代为长生秘密所困,陷入自相残杀、血脉凋零的循环。
张起灵的“不报复”实质是对家族宿命的无声反抗——拒绝让仇恨继续污染未来的可能性。
在雨村隐居时,张起灵种地、喂鸡、修缮屋顶。
这种平淡日常恰是他对盗墓世界弱肉强食法则的终极否定:不报复的尽头,是亲手建造一个无需报复的世界。
张起灵的形象原型取自瑞兽麒麟,其纹身遇热显现的特性,暗喻他只在危难时刻显露锋芒。正如麒麟不屑与蝼蚁缠斗,他的“不报复”是对自身境界的宣示:
-当世人还在计较得失恩怨时,他已行至更高处。
-那里没有仇敌,只有需要守护的晨昏与炊烟。
这种超越性,让张起灵成为《盗墓笔记》宇宙中最接近“佛性”的存在:渡尽劫波仍持琉璃心,看破因果却不堕虚无。他的存在本身,即是南派三叔对“宽恕”最恢弘的文学诠释。
那个时候作者觉得南派三叔立意深远,高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