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设定质量目标
- 具体目标:设定可量化的质量目标,如产品合格率、客户满意度、缺陷率等。
- smart原则:目标应符合smart原则,即具体(specific)、可测量(measurable)、可实现(achievable)、相关性(relevant)、时限性(time-bound)。
- 定期评审:定期评审质量目标的达成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21 质量手册
- 编制质量手册:质量手册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应包括企业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组织架构、职责分工、质量控制流程等。
- 内容详实:确保质量手册内容详实、易于理解,并定期更新。
22 程序文件
- 编写程序文件:程序文件详细描述各项质量活动的具体操作步骤和要求,如采购控制程序、生产控制程序、检验和试验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等。
- 标准化操作:确保每个操作环节都有明确的程序文件,指导员工正确执行。
23 作业指导书
- 制定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是针对具体岗位或工序的操作指南,应详细说明操作步骤、注意事项、质量要求等。
- 图文并茂:尽量使用图示和表格,使作业指导书更易于理解和执行。
24 记录表格
- 设计记录表格:设计各种质量记录表格,如原材料检验记录、生产过程记录、成品检验记录、不合格品处理记录等。
- 规范填写:确保记录表格填写规范、完整,并妥善保存。
3 实施质量控制流程
31 原材料控制
- 供应商管理: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
- 进料检验:对每批次的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符合质量标准。
32 生产过程控制
- 首件检验:在每个生产环节开始时,进行首件检验,确保设备和工艺参数设置正确。
- 巡检:在生产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