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及此处,又想到康熙对噶礼的偏爱,张鹏翮暗自思忖着,待搜集齐全主考官左必蕃和副主考官赵晋收受贿赂的确凿证据之后,便可将此案了结。数日后,功夫不负有心人,张鹏翮终于成功获取到了左必蕃和赵晋受贿的铁证,同时还有考生吴泌、程光奎等人为求功名而找人代考或者行贿的相关证据。除了噶礼的手笔未查清,一切都已水落石出,张鹏翮本欲凭借这些证据仅以左必蕃和赵晋二人结案了事。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远非如此简单。就在这时,江苏巡抚张伯行站了出来,表示坚决不同意就此草草结案。原来,张伯行通过一番深入调查,发现此案背后似乎隐藏着更为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尤其是两江总督噶礼在此案中的所作所为绝非表面那么简单。于是,张伯行毅然决然地向康熙帝上奏弹劾,指出此案当中存有两江总督噶礼暗中操纵的痕迹。
面对张伯行的指控,噶礼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他反咬一口,同样向康熙帝上书参奏张伯行,声称真正从此次科举舞弊案中获得巨大利益的并非他人,正是这位江苏巡抚张伯行本人。不仅如此,噶礼还指责张伯行之所以会参奏自己,完全是出于诬告之目的,企图借此转移众人的视线,从而掩盖自身的罪行。一时间,朝堂之上风云变幻,这起原本看似清晰明了的科举舞弊案,因为各方势力的介入变得愈发扑朔迷离起来……
噶礼与张伯行之间激烈的相互参奏,犹如一场惊涛骇浪,令康熙帝龙颜大怒。面对这错综复杂的局面,康熙帝经过深思熟虑,当机立断地做出决策:首先,他下令将噶礼和张伯行二人暂时停职,以待案件真相大白之后再做最终裁决。与此同时,康熙帝还暗中派遣亲信侍卫向胤禛传递密函,要求胤禛务必全力以赴彻查此案,不得有丝毫懈怠。
胤禛在接到康熙皇帝的传信后,深感责任重大,立刻着手展开深入调查。经过一番明察暗访,胤禛终于搜集到了一些关键线索。原来,此次科考舞弊案中的副主考官赵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