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损寿减福的人,臣杀君,子杀父,事奉老师却背叛教师,学业有成而忘记老师,逆乱无礼不识亲疏,任意放纵自己。
妇人背叛父母,不孝顺公婆,轻视夫婿,说人坏话,争斗扰乱六亲,偷拿东西,好吃懒做,近邻结仇,都会夺去福寿,恶病缠身,活着时遭人憎,死后下地狱。”
黄帝又问道:“还有人间最妙的道理,能听先生讲一讲吗!?”
赤松子说道:“人修行善恶,自然起于内心。心是五贼的禾苗、万恶的根本,人的心中准备做善事,善事虽还未完成而善神已经感应。起心动念为恶,恶行虽还未发生,凶神已经知道。
所以君子千日行善,善还未能修足,片刻作恶,罪恶便有余。
至于超越本分夺取吞并,也是始于内尽。有得有失,一定在天道。
又有起心思害人,未必就能得手,于是产生生死、沉浮,也全由命运决定。
经书上说:‘上天有五行相生相克的作用,认识到的人昌盛,失掉的人来亡。教化效法五德,遵奉的人昌盛,失掉的人灭亡。教化效法五德,遵扦的人昌盛,背弃的人灭亡。
亲守五德,就要做到漫良薛俭让、仁义礼智信,背弃的人就会犯恶逆、贪妒、杀凶、暴乱、欺诳、诈佞。
世人多做五辈,心中常有九种念头‘看到他人荣耀显贵,就说他往日失魂落魄窘相,发愿希望人家遭流放黜贬。看到他人豪贵富有,就笑他往日的贫穷,希望人家家破财散。看到他人钱财丰盈,就发愿希望让别人去劫斥抢夺。看到他人妻妾美丽,就想做奸淫的非礼之事。看到他人屋宅宏伟,就发愿准备焚烧。拖欠他人债务,就发愿债主身亡。借贷他人财物不成,就发愿懊恼怨恨人家。见到他人偶然有危难的事情,就说他以前的不是。即使是亲生父母,也希望他们早早死掉,好继承财物和屋宅。这就是愚人的九种念头,所以天地鬼神憎恶他,赐予他灾殃祸患,夺去他的寿数’。
心中遵循五德的人常怀有九种心思‘看到他人荣耀显贵,想到自己福业缘分浅薄。看到他人谷米满仓,想到自己没有尽力尽管勤劳耕种。看到他人黄金善玉资财,想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