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5/8)页
种的存在。所谓“狡兔死走狗烹”这句话很好地描述了他们与越王勾践的关系。
    当初,他们能共患难,现在却无法共享富贵荣华。在事情成功之后,范蠡看清楚了这一点。他并未接受越王勾践的赏赐,而是选择离开了越国。相比之下,文种就没有他这种远见卓识,选择留在了越国,不愿放弃到手的荣华富贵,最终遭到了越王勾践的杀害。
    范蠡离开越国之后,曾到过齐国和陶地,最终他改名为陶朱公,并在陶地去世。
    对于这一段历史,许多人或许会疑惑,为什么在范蠡的记载中,从未提到西施的名字,那么西施到底去了哪里呢?!是死是活!?
    关于西施的下落,众说纷纭,其中一种说法,是她返回越国后,被越王勾践处死了!
    西施虽然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美丽女人,但她凭借自己的美貌和身份,使得吴国动荡不安,最终亡国。
    勾践是个有心人。他担心自己抵御不住西施的美慧,沉迷在她的石榴裙下,使越国步吴国的后尘,一咬牙,一狠心,认为不如将她杀掉以绝后患。
    而《墨子》一书中记载,说西施是投水自尽死去的。她在吴国灭亡后自杀而死。值得一提的是,后世更倾向于相信这种说法,因为墨子与西施大致生活在同一时代,是同龄者。
    反正不管西子是如何死的!或是还活着!于人们而言,总是对美好的事物,怀有美好的愿景,因此便衍生出另一种说法,西施和范蠡一起离开了!
    说是昔日范蠡决定离越而去时,他带走了西施。毕竟西施为其诞有一子。然而,由于西施在吴国的过往,范蠡对西施的保护,极是周到,以至于人们皆以为西施已经在吴国灭亡时便去世了。
    范蠡是那个世界上,一个奇人异士。在助越灭吴后,他洞察越王勾践“可共患难,不可共乐”的狭隘性格,毅然辞官隐退。
    留下了一句名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警示好友文种(后文种被勾践赐死)。他化名鸱夷子皮,泛舟五湖,成为急流勇退的典范。带上西施一同,自有其法可施为。
    后来,范蠡隐居陶地,化名陶朱公,在齐国和陶地经商,他凭借预测市场的本事(如“农末俱利”理论)和诚信经营,童叟无欺的商道,三次积累巨额财富,又
第(5/8)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前女友婚礼那天,我摊牌了!出狱当天,前女友邀请我参加婚礼先天神算,看到未来的我死亡玄幻:我靠吞噬就能变强三年期限已到,他一剑重振族风!战神傲世武魂觉醒农家长孙:带着空间去逃荒!女人太惹火,大佬追妻有点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