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郡晋阳县王氏可追溯至东汉时期的王柔、王泽兄弟,魏晋时期十分显赫,东晋末年王慧龙入仕北魏,魏孝文帝分定姓族,王慧龙的孙子王琼被确立为四姓之一。
隋朝时出“文中子”王通,一代大儒,其后世代簪缨(zān ying,古代显贵者的冠饰,比喻高官显宦),名士辈出,人称“山阴道上花千树,王氏风流满史书”。唐朝时成为“山东士族”的七姓十家之一。
太原王氏发迹于东汉末年,逐渐发展壮大。两晋时期,太原王氏迎来了辉煌时刻,出了多位在政治舞台上极具影响力的人物。
西晋有王济等,东晋更是人才辈出,如王述、王恭、王坦之等。这一时期,太原王氏出了十一位宰相、三位皇后。三位皇后分别是晋哀帝司马丕的皇后王穆之,晋简文帝司马昱的皇后王简姬以及晋孝武帝司马曜的皇后王法慧。
在南北朝时期,太原王氏几经沉浮。东晋末年,晋阳王氏遭到刘裕集团的打击,在南朝一度沉沦,但活跃于政治舞台的晋阳王氏主要是逃亡北魏的王慧龙一支,王慧龙的孙子王琼生有四个儿子,号晋阳王氏四房,以第一房最为显赫。
到了隋唐时期,太原王氏依然具有较高的地位。唐太宗制定氏族制的时候将太原王氏定为天下五大姓之一,故有“天下第一王”之称。
长期在政治上拥有重要影响力,家族成员世代为官,通过互相举荐、联姻等方式巩固家族的政治地位。比如在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实行使得士族在选官上具有极大优势,太原王氏借此制度得以让家族成员在朝廷中担任要职。
太原王氏,注重文化教育,家学渊源深厚。家族中涌现出不少文学家、思想家等文化名人,对当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在文学、书法、绘画等领域都有太原王氏族人的身影。
太原王氏拥有大量的土地和财富,通过经营庄园等方式积累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为家族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东汉末年时期大臣王允,出身太原郡祁县王氏。世代官宦,举孝廉出身。他曾出任豫州刺史,勤政爱民,后参与密谋刺杀董卓,联合吕布共同执政,但因日益骄傲自满,最终在董卓余党李傕、郭汜、樊稠等攻破长安时兵败身死;
东汉时期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