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女子出身卑微,却身负美貌与才气,京城愿意捧她的男子能排成长长一队,可她颇有一些自傲,觉得那些追求自己的都是些臭男人,不堪入她的眼。
可是她一见子姜之下,心口竟然砰砰直跳,仿佛对方就是自己的命定之人。
二人初次见面便惺惺相惜起来,一来二往,居然生了情意。
子姜欲将此女聘为贵妾,便对宁华提了此事。可叹宁华已有三月身孕,大惊大怒之下小产了。身体恢复之后,断琴绝意,请了一纸休书后离去。
宁华走后,子姜愧疚心痛不已,但身边又有佳人在侧,一时竟不知是喜是悲。
只他此后再无心弹琴作画,看着娇艳的新人,明明颜色更好,心底却只有一片悲凉。
自此,第四世二人得而失之之苦尝遍。
第五世。
宁华与子姜从小青梅竹马。
子姜自小便爱慕宁华,常常与她一处玩耍对诗,待到宁华年纪渐长,二人又去了同一处书院学习六艺。
青梅竹马,外加同窗之谊,子姜对宁华的爱慕便覆水难收了起来。
两家均是豪门勋贵,双方家长看着二人情谊绵长,也是乐见其成,因而并未多做阻拦。
宁华幼时常常生病,身体孱弱,父亲母亲都担忧她活不过几年。
一次偶然的机会,宁华的父亲吏部尚书,在外出途中遇见了一位得道高僧,恰逢高僧去茶楼里讨茶喝,宁华的父亲便与高僧攀谈了几句。
熟料高僧竟卜卦测得他的小女儿先天顽疾,带弱症。
宁华父亲大惊,细细详谈一番,又重金酬谢之后,高僧便向他透露了“天机”,高僧告诉他,宁华十六岁之前不可与人定亲,手脚需系红绳,沐浴时也不可取下,如此般过后,弱症便可慢慢消除。
尚书大人半信半疑,不过高僧要他做的,只是在小女儿的手脚上系红绳,十六岁之前不定亲而已,着实不是什么需要伤天害理的事情,尚书大人思索过后,便向全家人说了他的决定。
因而,宁华一直浪荡到十六岁都还没有与人定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