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7)页
    贾璋拜师后第二天就开始上学了,蒋凤举这位西席先生给学生贾璋制定了详尽的学习计划。
    每日上午,学习《杂字》与三百千读书识字打基础。
    下午诵读《声律启蒙》与《千家诗》,学习音韵、积累典故、培养文采。
    至于经义训诂,贾璋年纪太小基础不牢,还不到学那些的时候。
    蒋凤举安排的学习内容算不上繁重,主要贾璋年纪太小,蒋凤举怕把孩子累坏了。
    至少在贾璋的骨头彻底长结实前,蒋凤举都不会给他安排太多的任务,甚至对他的要求都不会太高。
    大抵只是要求他做到通明事理、基础夯实,不自傲厌学,也就算可以了。
    当然,这个所谓的不繁重是按照蒋凤举的标准来的。
    在贾璋的哥哥贾琏眼中,这些学习任务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实在是太多了。
    他八九岁时都没吃过这样的辛苦。
    可看到贾璋甘之如饴、举重若轻的样子,他也不好有异议。
    总不能拦着弟弟上进吧?
    贾璋不怕苦不怕累,当然是因为他不是真小孩。
    坚持不懈,努力上进等等美德对他而言毫无难度。
    不过是摆脱富贵人家的惫懒心态,日复一日地努力学习。
    这些事看起来不容易,但只要下定决心,也不难做到。
    相较于前世,眼下的辛苦是他在三清面前求五百年也求不来的福气。
    贾璋天赋异禀,又如此努力,蒋凤举老怀大慰。
    如此一来,他未免又给贾璋加了些课业种类,标准也提高了不少。
    这也就是说,在蒋先生的带领下,其学生贾璋不但要学大学,还要学小学的学问。
    当今之世,读书以举业为重,举业则以经义为本。所谓经义,就是大学。
    世人为了科举大多苦读四书,精研集注程文。及至五经,则只专治一本本经,其余不过草草通读不求甚解罢了。
    大学尚且有所偏重,更别提以文字训诂为代表的小学了。
    虽说大儒名家都必须精通训诂文字,以此阐释经义。但是世人求官之心总比向学之心炽烈。
    不过这也无可厚非。寒门士子亟需考中功名改写家族命运,而且他们也
第(1/7)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秦初二胖我,杂役弟子,剑道无敌秦初二胖重生嫡女不追夫,摄政王毛遂自荐凤唳铜雀台重生大杂院之孤女在六零天子令快穿:BE炮灰不按套路走你和儿子选白月光,我离婚你们哭什么?骗你有大帝之姿,结果你来真的?重生1958,靠打猎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