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中望着窗外的壮丽景色,感慨万千:“这座大桥的建成,不仅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成就,更是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重要象征。在建设过程中,科技创新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管理局负责人兴奋地介绍道:“科技创新贯穿了大桥建设的全过程。为了解决外海沉管隧道的难题,我们自主研发了一系列先进技术和设备,如沉管浮运安装一体船、智能控制系统等。在桥梁建设方面,采用了高性能的防腐材料和新型的结构设计,提高了大桥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同时,利用bim技术进行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了设计、施工、运营的高效协同。”他详细阐述了这些科技创新成果如何在实际建设中发挥作用,比如沉管浮运安装一体船如何精确地将巨大的沉管运输并安装到位,bim技术如何通过数字化模型优化工程进度和资源分配。
车辆行驶至海底隧道入口,缓缓驶入这个神秘的地下空间。隧道内灯光通明,通风良好,车辆行驶平稳顺畅。墙壁上的灯光映照在路面上,形成一道道柔和的光影。管理局负责人介绍说:“海底隧道由33节巨型沉管和1个合龙段接头组成,每节沉管重约8万吨,相当于一艘中型航母的重量。为了确保沉管的精准对接,我们采用了高精度的测量定位系统和先进的对接工艺,误差控制在极小范围内。”他回忆起沉管对接的艰难过程,建设者们如何在深海中克服重重困难,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精湛的技术,实现了毫米级别的精准对接,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
刘强中对建设者们的智慧和勇气赞叹不已:“如此艰巨的工程任务,能够圆满完成,离不开建设者们的辛勤付出。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如何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呢?”管理局负责人回答道:“我们高度重视施工安全和人员健康管理。制定了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同时,为施工现场配备了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备。在保障人员健康方面,关注施工环境的舒适性和卫生条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高温、高湿等恶劣环境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他举例说明,在炎热的夏季,为施工人员提供防暑降温用品,调整施工时间以避开高温时段;在潮湿的环境中,加强通风除湿措施,预防职业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