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
“为什么?”
“因为国内制作商业电影的一批人与观看电影的一批人都还不够成熟。
我们将在未来十年内,长期处于烂片扎堆的时代。这种烂片是电影整体的烂,仅有那么一两个点突出。
例如《富春山居图》,剧情烂、剪辑烂、演员演的烂,可它真的一点可取之处都没有吗?
是有的,它用了明星,它蹭了富春山居图两岸合璧的热点。
就靠这个点子,它吸引到了观众。
我愿将这个时代称之为‘屎里淘金’,整部电影就是一坨,可它有那么一两个闪光点,又因为华国愿意消费电影的观众基数大,所以愿意为这一两个闪光点掏钱的观众也能产生巨大的票房潜力。
同时这就引申出我说的第二个点。
观众也很不成熟,这种片子有什么好猎奇的?非要去看那坨五彩斑斓的屎?
等以后的观众见多了,不再产生猎奇心理了,烂片的生存空间才会缩减大半。
只要你们继续为烂片掏钱,那以后就一定会有更多烂片,因为投资方会被误导,以为这种电影就是能赚钱。”
“那有什么办法能避免这种情况吗?”
“没有办法,这就是观众与片方的博弈,片方既要揣摩观众心思也要根据市场动向进行调整,但这个过程与即时下单的网购不同,一部电影的制作周期很长,可能今天市场动向是青春片赚钱,明天大伙又讨厌了,可我制作的青春片还没播,你觉得片方还有时间调整吗?”
“那《火星救援》给华国电影市场能带来什么启示呢?”
“没有启示,能拍大片的影视公司就那么几家,能操盘大片的导演也就那么几个,青奕公司发展至今,培养了至少十个青年导演吧,虽然有些人我们只是投资一次,后来也没怎么联系,但前前后后加起来至少有十个了,但能拍大片的导演,在我看来只有两个。
种种条件制约着国内拍大片的数量,因此《火星救援》未必能在业内掀起浪花。”
“所以,像《火星救援》这种硬核国产科幻片,未来几年乃至十几年都未必会出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