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青摇摇头道。
“不是你这么理解的,虽然这部电影在业内未必掀起波澜,但在青奕公司内部则不一样,我们做成功了,就会有路径依赖,就像黄克做成了喜剧片,他现在只要还继续拍喜剧,青奕公司一定会投!
同样道理,下一部硬核科幻片已经在路上了。”
李元青再次介绍起郭凡。
“郭凡的新项目很快就会开机,一样是科幻,我们会支持他接手新的科幻项目。
成本再大,我们也会投。
这条路既然被我们趟出来了,那我们就不会轻易舍弃。”
“为什么这么重视科幻呢?”
“电影工业有三颗明珠,分别是奇幻、军事和科幻,《火星救援》不单单是部科幻片,更体现了当下华国电影工业的顶尖水平。
十一年前,技术不够,所以我只能拍《彗星来的那一夜》,十一年后,技术上来了,我就能给各位带来《火星救援》。
这不止是我个人的进步,也是国家的进步。”
记者小心翼翼问道。
“最后还能问点有关于烂片的话题吗?”
“你具体指哪一部?《小时代》?”
记者笑着使劲点头。
“嗯嗯嗯!”
李元青淡淡一笑。
“这种电影我将其称之为‘粉丝特供向’电影,如果只是在粉丝圈里传播、观看,没有一点问题。
满足了粉丝的精神需求,它就合该赚钱。
但它没能做到圈地自萌,占据了广大群众共享的电影院,招致粉丝以外观众的批评与谩骂也是活该。
我建议那些粉丝应该清醒清醒,与其和路人观众对骂,不如想想办法,怎么鉴定区分粉丝与路人,你们粉丝自己包场,只请粉丝来看,干扰不到普通观众,自然就不会有人再批评了。
而对于导演,我只能劝他一句,影视行业里的水太深,你把握不住,也别哭着说大伙欺负你,进圈被扒一层皮的情况大有人在,你这才哪儿到哪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