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门口,杨振宁停下脚步,面带和蔼的微笑,将一本精心准备的《晨曦集》递到张启手中,同时说道:“张启啊,这本《晨曦集》权当是一份纪念赠予你,里面是我对诸多科学与人生感悟的一些整理,希望你能在阅读中有所得,有所悟。今日与你交谈甚欢,你是个很有潜力与想法的年轻人,以后若有机会,欢迎你常来做客,咱们可以继续畅聊科学与文学的诸多妙处。我也计划着改日到燕京大学去拜访,到时候还得麻烦你带我领略一番燕大的学术氛围与校园风光啊。”
张启赶忙双手郑重接过书籍,微微欠身,谦逊地回应道:“杨老,您如此厚爱,晚辈实在受宠若惊。您的着作定是字字珠玑,我定会如获至宝般细细研读。您的邀请更是让我倍感荣幸,我在燕大随时恭候您的大驾,只盼能为您略尽地主之谊,也让我能有更多机会聆听您的教诲。”
此时,葛墨林院士走上前,拍了拍张启的肩膀,笑着说:“小张啊,今天的交流很愉快,希望你在学术的道路上继续保持这份热情与探索精神。”
崔荟也微笑着点头致意:“张启,谢郁文,期待下次再见,愿你们一路顺风。”
谢郁文在一旁满是感激地说道:“杨老,翁帆女士,葛院士,崔老师,今晚叨扰许久,真的是我等莫大的荣幸。能见到您几位,真如梦幻一般,收获的智慧与感悟足够我回味许久。”
告别之后,张启与谢郁文转身走向停车场之处。
谢郁文难掩内心的澎湃,兴奋地对张启说道:“张启哥哥,你能想象吗?我现在的心情简直无法用言语形容。杨振宁夫妇的亲和谦逊,完全颠覆了我之前对大师遥不可及的印象。还有王晋康老师和江波老师,他们那些天马行空的科幻构想在我脑海中不断碰撞,我仿佛踏入了一个全新的知识宇宙,被无尽的智慧光芒所笼罩。还有袁岚峰老师,果真是妙语连珠、见识宏达!”
张启轻轻点头,目光中带着沉思与憧憬:“是啊,杨老的每一句话都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为我开启了诸多未曾涉足的思维天地。我们回去确实要好好沉淀一番。”
两人坐进面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