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张弛抬眼看了武七一眼,没接话,反倒“噗哧”一声笑了出来,把嘴边的茶水都差点喷出来。
    笑了一会儿,他放下搪瓷茶缸,拍了拍桌子:“你小子啊,还是不懂人心。”
    “我是真的不懂啊。”小七皱眉,“你看这纳土纳群岛,我是第一次听说,还以为是个新编的名字呢。
    可你让我管理的广播电台的主持人整天念稿子,说‘自古以来’、‘祖宗开疆’,‘渔民自古往来不绝’,这不就是”他说着,挤眉弄眼的做起了鬼脸。
    张弛看着眼前感觉又长高了不少的小七,想到当初这小子在补充66团的时候,就是个小萝卜头,一时间也是感慨非常。
    如今这个大名武七的青年个头却已经快赶上张弛,嗓音虽还未完全褪去稚气,却已隐隐透出股青涩的稳重。
    “你以为这是哄小孩呢?”他挑了挑眉毛,语气却没责怪,“这事啊,讲究的是一个情理交融,理可以讲不通,情不能断根。”
    在张弛看来,地域成见无论现在还是未来,都很常见。
    他站起来走到地图前,指着地图上吕宋岛以西,安南以东,狮城以北的一大片海域(图),手指一点:
    “这地方你看着远,可在古书上,早有记载了。宋代的《诸蕃志》就提过附近的岛礁,明朝郑和下西洋,更是一路补给、沿线停泊,那些船哪是凭空停靠的?不就是咱们的渔民、商人给搭的棚子,砌的码头?”
    张弛语气一转,变得认真起来:
    “你再想想,那些国内来的移民和原来国军的老兵还好说,他们当兵就是为了吃饷,为了报仇打鬼子。
    可咱们安民军里头,多少人是狮城、马六甲、勃固来的?多少是收编的本地游击队?
    由于南洋普遍条件好,他们都受过教育,素质也高。
    这些人参军就是为了赶走欺压他们,侵略他们家乡的鬼子。如今他们跟着咱们出生入死,鬼子赶得差不多了,地也打回来了,心里头自然就松口气了。”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可这仗还没完,还有婆罗洲、还有苏门答腊,纳土纳群岛也是关键。让这些兵继续流血流汗,就得给他们一个‘缘由’。
    宣传,不是骗他们,而是提醒他们,这些地方,不是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我就一后勤,皇上皇什么鬼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开局一首诗,震惊儒道大佬绝世神皇楚风楚芸狙击1925精英养成记回到古代从一无所有开始楚枫楚月一红尘尔尔穿越到1976年成痞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