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4)页
随着这次会试的结果而发生改变。
    ………
    在会试结束后的几天里,礼部的官员们齐聚一堂,开始了紧张而又严肃的阅卷讨论。
    宽敞的房间里,摆放着数张长桌,上面堆满了考生们的答卷。官员们围坐在四周,每个人手中都拿着几份卷子,表情凝重。
    副主考官礼部侍郎李铭清了清嗓子,率先开口:“此次会试,考生们的答卷质量颇高,着实让我们难以抉择。大家各抒己见吧,先说说你们觉得哪些答卷比较出彩。”
    员外郎王强推了推眼镜,拿起一份卷子,说道:“我认为赵听涛这份卷子写得极为出色。
    他对于战与和的问题分析得条理清晰,引经据典恰到好处,而且提出的策略切实可行。就拿其中一段来说,他提到‘若战,则需先固边防,整军备,聚粮草,以雷霆之势击之;
    若和,则当以礼相待,互通贸易,结邦交之好,谋长久之安’,这观点可谓是切中要害啊。”
    一旁的主事陈林却摇了摇头,反驳道:“王大人,赵听涛的卷子确实不错,但比起苏沐阳的,还是略逊一筹。
    苏沐阳的思路更为开阔,他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战和观点,还提出了‘以战促和,以和养战’的新颖理念。
    在阐述具体策略时,更是结合了大秦当下的国情和周边局势,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举措,令人眼前一亮。”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表示认同。这时,另一位官员张峰站了起来,说道:“陈主事所言极是,苏沐阳这份卷子确实堪称佳作。
    不过,康近贤的答卷也不容小觑。他的文笔优美,论述严谨,对战与和的利弊分析得入木三分,展现出了深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愈发激烈。有人支持赵听涛,认为他的答卷稳扎稳打,符合传统的治国理念;
    有人力挺苏沐阳,赞赏他的创新思维和独特见解;还有人觉得康近贤的卷子才是最优秀的,体现了考生扎实的功底和对问题的深刻理解。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之际,礼部尚书刘晨走进了房间。他微笑着看着大家,说道:“都别争了,我来听听你们的看法。”
    李铭将众人的观点详细地向刘晨汇报了一遍。刘晨认真地听着,不时点点头。
第(2/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陈长生李瘸子清冷太子逐渐开始不对劲玩腻了?我真走他又不高兴穿越后,我带薪摸鱼,吃瓜爽翻天神豪:开局打赏主播一个亿系统赋我长生,我熬死了所有人我在修仙界开发新技术正道红途权谋博弈:从被陷害后开始逆袭面试走错屋,我闪婚了京圈太子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