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4)页
    使者报告说,原来栗腹在结束那趟充满友好气氛的出使,回去后却向燕王报告说,邯郸周围的精壮基本上在长平之战中都死光了,现在才过了不到数年,他们的孩子还没有完全成年,因此邯郸周围根本动员不起多少兵力守卫。如果这时发大兵进攻,可以占很多便宜。
    燕王得到消息后,十分兴奋,就找乐间商议。乐间是乐毅的儿子,在燕国也算是数朝老臣,是燕王军事行动的智囊。据使者说,乐间当场就否定了栗腹的意见:“赵四战之国,其民习兵,不可伐。”
    燕王还不死心,问道,我的士卒战斗力不强,那就多派军队,占据五比一的优势,总是可以的吧。乐间还是简单地回答道:“不可!”燕王咨询完毕后,乐间立即就派自己的心腹,先行向乐乘报告。
    使者报告完毕,乐乘建议立即请廉颇前来,共同商议。但平阳君不置可否,简单地道:“勿令他人知也!”就让乐乘和使者离开了。
    第二天的朝议,几乎没有涉及燕国的话题,被星夜召回的柏人侯李昙被赵王当廷封为正使,其子李崇作为副使,出使咸阳祭吊秦王;为质邯郸六年的秦公子正,将随使团归国。一应礼仪都由正副使与平阳君、行人府共议而定。
    由于还要送公子正归国,这趟出使与普通的出使有了很大不同。
    首先,使团成员不能少了,因为要护卫公子正的安全,一支精干的军队、一群贴身的护卫,还有侍候公子起居的人员,务必要保证公子在从邯郸至咸阳这近两千里的行程中,无病无灾,一切安好!调集、选派军队、护卫、侍卫、侍从,这就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特别是在赵国上下还对秦国充满敌意的情况下,要选择一支既有战斗力,又不会添乱的使团卫队,还是很有挑战性的。
    其次,行程还不能快了。如果使团只是几名大夫,驾着车可以尽速前进。但如果是一支护送妇女、儿童的大部队,行军就是按程进行,前后左右都要照应到,沿途的排兵布阵、后勤保障都是大费心的事。
    最后就是与秦公子府的协调问题。派兵护送秦公子入秦,当然要与秦公子府协调,他们有什么要求,都要尽量一一满足。
    而一般使团最重要的什么玉帛、演礼之类,在这次行动中反而成为次要的存在。
    最终,赵
第(3/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天域丹尊苏尘快穿:拯救那个反派小可怜皇冠亦有所属你们都追女主?那女魔头我娶走了负鼎官途:谋定而后动抢走仇人异能,我在末世叱刹风云置若罔闻神话版三国之邪神降临身份都没曝光,未婚妻就死心塌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