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听安车内一名女声道:“傧相为吾劳之!”
车后,秦公子府傧相和十名随从依次而出,皆对蒙骜回礼,傧相道:“公子正劳河东守!”
蒙骜道:“公子襁褓之中,身居他国,屡处危难!臣何幸,身迎公子,及以诸大夫!”
傧相道:“公子幸得归国,身属故土,得拜宗庙,虽百死而无憾也!”
蒙骜当即派人上前接管了车乘,另一群人则请赵使上车,两队并行归城。李昙留下几名千人将,与秦军官员对接安营之事,自己和李崇一起,连同使团成员一起入城。
到了河东,李昙的那一副担子终于放下,可以喘一口气了。进入翼城后,李昙即问蒙骜道:“吕卿今何在耶?”
蒙骜道:“吕卿已至洛阳,旦日将乘轻舟至河东。”
吕不韦押送秦公子府的辎重,取道黄河水道回咸阳。从邯郸到洛阳一路顺利。为了吸引诸侯的注意,分散李昙那边的压力,吕不韦的行程十分规矩,按程而行,至时而息,完全按照商路的常规起止。每到一处并不下船,只在船上升火炊食。为了摆出赵正母子似乎在船也上的样子,各客船的进餐都不在甲板上进行,而是要进到船舱内。吕不韦还启用了秦公子府的节符,每到一处,都要当地官府在津口实行宵禁。宵禁在城内是通行的措施,但实行于津口则是按需而行。一般商船到了津口后,主人家入城休息,只留船家在船上看守。但吕不韦到了津口后并不上岸,而是动用特权,让当地官府为自己提供护卫,是一种特殊的措施。
从邯郸出来到洛阳,沿途多是魏国城池,偶有卫国的城池,现在也算是魏国的臣属。每到一处,吕不韦取出秦公子府的节符,在当地还有一定震慑力,当地官员都尽心尽力地派出士卒,为秦公子府的船站岗放哨,并无疏漏。由于这一路声势浩大,大家都认为秦公子就在船上养尊处优,几乎无人去注意那支在山地急行军的大军,哪怕它有五千人。
其实蒙骜也不知道赵正将从河东这条道返回。但他由于职务上的原因,比较关注李昙这一路的行程,而对吕不韦一路则关注得少一些。当他得知李昙的队伍转入武安后,就立即撒出了自己的间谍网。